1、這本書說高爾基為了生活而要在鞋店、東家的房子里和輪船上工作。
2、除了他的外祖母、外祖父、瑪爾戈皇后這些有文化、有教養的人以外,在周遭的都是那些低俗、愛吵架、背地里說人壞話的小市民。
(相關資料圖)
3、 見識的淺薄,生活圈子的狹小讓高爾基周圍的人都不懂書籍的好處,總在抑制他看書的欲望。
4、而他就像不屈的小草一樣,堅持看書,也有如荷花,不受污泥的沾染。
5、“我來到人間”,仿佛就暗示著這人間的媚俗和可憎可笑的面目;而普希金的詩集、阿克薩夫的《家庭記事》、著名的俄羅斯史詩《在森林中》等書籍構成了高爾基的天堂,這個“人間”里的天堂。
6、 我佩服高爾基的毅力和恒心,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仍手不釋卷,不理會別人的反對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7、“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的手里”,高爾基就是這少數人中的一個,因為他經歷了許多,也閱讀了許多,包括生活這本難“啃”的書。
8、我羨慕高爾基靈活、流暢的文思,隨時隨地就能吟出一首小詩來抒發情感。
9、當然,這自然是他的外祖母的功勞。
10、 高爾基的勤勉、毅力和恒心,還有他高尚的外祖母、外祖父不也構成了一個天堂嗎?天堂與人間只一線之隔,卻就大不相同了。
11、有的人家有萬卷書,卻腹無點墨;有人做乞丐,卻也能讀好書,學到不少的知識。
12、人間與天堂是人心的兩個表現,被凡塵俗世所污染的心就是人間;反之高潔的心靈就如雞群中的鶴,與眾不同,成了天堂。
13、 只要肯干,腳踏實地,人間也會變成天堂。
14、 《在人間》是一本不同的小說,不是描寫貴族舞會似的生活,而是一本貧民貼心的讀物.跟著主人公去經歷底層社會的種種.在無法抗拒的壓力下,人們似乎只能選擇墮落.每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經,懂得怎樣去敷衍與游戲.在骯臟的環境與低俗的思想里,在狹隘的天地與無聊乏味的日子里,調情與淫蕩似乎成了大家唯一有趣的嗜好."大家都相互欺騙著,這里面沒有愛,大家都只是胡鬧而已."愛情已經完全扭曲為一種簡單的肉體上的依存,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大家不都過的很正常嗎?誰叫社會所需要的只是他們能夠提供簡單的勞力而已.《在人間》讀后感我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認真地閱讀了馬克西姆·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人間》。
15、《在人間》描寫的是主人公阿廖沙被生活所迫到大街小巷,自己尋找工作,自己賺錢某生的過程。
16、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阿廖沙做過鞋店和圣像作坊的學徒;在兩條不同的船上做過兩次洗碗工;三次在外祖母妹妹家做仆人。
17、其中讓我感到最難忘的是他三次在外祖母妹妹家做仆人的過程。
18、阿廖沙第一次做仆人的時候,男東家教過他繪畫。
19、但是,年老的女東家和年輕的女東家都不同意。
20、為此,他們三個人還大吵了一架。
21、之后,每當阿廖沙畫畫的時候,老太婆就跟阿廖沙搗亂。
22、比如:把啤酒弄翻在阿廖沙的畫紙上,叫阿廖沙去擦干凈的窗戶……而且,老太婆和女東家都反對阿廖沙看書。
23、一但看見阿廖沙的書,就燒掉、扔掉、撕掉,有時,甚至還把阿廖沙痛打一頓。
24、當阿廖沙第二次做仆人的時候,他還是受著同樣的痛苦。
25、有一次,阿廖沙因為犯了一點點小錯誤,就被老太婆痛打了一頓,雖然不怎么痛,但是,有很多小木刺扎進了他的背上。
26、最終,醫生幫阿廖沙一共拔出了四十二根木刺,這是常人所承受不了的。
27、阿廖沙第三次做仆人就好多了,他遇見了一個很長時間沒有見到的人—他的繼父。
28、于是他就每天與他的繼父談論書的問題。
29、他的繼父經常給阿廖沙推薦書籍。
30、但是,老太婆和女東家常常在背后說阿廖沙繼父的壞話,這讓阿廖沙很生氣。
31、高爾基是多么偉大呀!他身邊的人都反對他看書、學習,但是,他通過對書籍的酷愛,認真讀書。
32、功夫不負有心人,高爾基終于成為一名舉世聞名的優秀作家。
33、而我們呢?有一個讓我們學習的課堂,卻不認認真真地學習,反而浪費了學習的寶貴時間。
34、我想只要我們認真學習就會取得好成績。
35、當我讀完了這本《在人間》時,讓我深深的感受到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是慘淡的。
36、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庭里,家長每天陪伴在我們的身邊。
37、用天壤之別這個詞語來形容阿廖沙和我們的童年之間的差別也毫不夸張。
38、同學們,請珍惜現在的童年生活吧!。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