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21萬億市場,首部私募投資基金行業行政法規落地,最新解讀→

2023-07-11 19:21:03來源:大河財立方

【大河財立方 記者 陳玉靜 楊薩】7月9日,業內期待已久的《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私募條例》)正式發布,這是我國私募投資基金行業首部行政法規。

《私募條例》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規范監管和尊重市場規律相結合。在規范行業發展上,突出對關鍵主體的監管要求,全面規范資金募集和備案要求,規范投資業務活動,明確市場化退出機制,豐富事中事后監管手段。同時設置專章鼓勵創業投資基金發展。

此次《私募條例》的出臺,解決了私募基金行業哪些痛點?又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省內外多家基金機構及律所。


(相關資料圖)

突出對關鍵主體的監管要求

私募違法行為成本將顯著提升

《私募條例》“十年磨一劍”,終于在7月9日正式對外發布。

為促進私募基金行業規范發展,《私募條例》堅持強化風險源頭管控,劃定監管底線,從五個方面全流程促進私募基金規范運作。

一是突出對關鍵主體的監管要求。加強私募基金管理人監管,明確法定職責和禁止性行為,強化高管人員的專業性要求,按照規定接受合規和專業能力培訓;明確私募基金管理人需向基金業協會申請登記,并確保其滿足持續運營要求,具備從事私募基金管理的相應能力。私募基金托管人依法履行職責。

二是全面規范資金募集和備案要求。堅守“非公開”“合格投資者”的募集業務活動底線,落實穿透監管,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明確私募基金募集完畢后向基金業協會備案。

三是規范投資業務活動。明確私募基金財產投資范圍和負面清單,同時為私募基金產品有序創新預留了空間。對專業化管理、關聯交易管理作了制度安排,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建立健全私募基金監測機制,加強全流程監管。

四是明確市場化退出機制。為構建“進出有序”的行業生態,對于私募基金管理人出現相關情形的,規定基金業協會應當及時注銷登記并予以公示;私募基金無法正常運作、終止的,由專業機構行使更換私募基金管理人、修改或者提前終止基金合同、組織基金清算等職權。

五是豐富事中事后監管手段,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懲處力度。為保障監管機構能夠有效履職,《私募條例》明確證監會可以采取現場檢查、調查取證、賬戶查詢、查閱復制封存涉案資料等措施;發現私募基金管理人違法違規的,可區分情況依法采取責令暫停業務、更換人員、強制審計以及接管等措施。同時,對標《證券投資基金法》,對規避登記備案義務、挪用侵占基金財產、內幕交易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懲處打擊力度。

中原聯創相關人士表示,《私募條例》作為私募行業的首部行政法規,對私募行業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也意味著私募基金正式進入了強監管時代?!端侥紬l例》通過細化監管要求和提高管理標準,將對私募基金展業中劣幣驅逐良幣、市場秩序混亂等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要求市場化

防止地方政府通過投資基金變相舉債

《私募條例》出臺意味著私募基金相關業務正式步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其中,關于對創業投資基金實施差異監管、對母基金等合理展業需求豁免一層嵌套限制等熱議話題,基金從業人員和律師怎么看?

《私募條例》在總則中明確對創業投資基金實施分類監管,并為創業投資基金設置專章,這對于創業投資基金有哪些意義?

“《私募條例》對創業投資基金作出的特別規定,實施差異化監管,給予創業投資基金政策支持,鼓勵和引導其投資成長性、創新性創業企業,鼓勵長期資金投資于創業投資基金。”中金匯融法務總監徐洋洋稱,該條例對主要從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的創業投資基金在投資退出等方面提供便利。這將大大有利于VC/PE行業的規范健康發展,有利于私募股權基金回歸私募定位和支持創新創業的根本方向。

中原聯創相關人士表示,創業投資基金作為創投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具有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通過對創業投資基金實施分類監管,可以制定針對其特點的監管政策和要求,更好地適應創投市場的發展需求,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向創新創業項目,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

河南資本集團基金公司負責人認為,對于創業投資基金專設一章進行特殊說明,實施差異化監管和自律管理,優化創業投資基金營商環境,簡化相關手續,明確對創業投資基金給予政策支持,鼓勵和引導“投早投小投科技”,鼓勵長期資金投資于創業投資基金。從促進產融和科技創新角度,必將進一步推動科技自立自強、產業創新升級。

文豐律所合伙人陳徽認為,一是從法規層面統一了認定標準。創業投資基金相關規定之前散見于發改部門、證監部門、財政部門,且各省、區、直轄市多有規定,目的不同、內容不一,導致創業投資基金、機構無所適從,本次統一認定標準后,作為上位法可有效指導各項規定趨于統一。二是切實展現了對創投基金的鼓勵、支持態度。對其實施差異化管理,從簡化登記備案、減少檢查頻次、提供投資退出便利等各方面給予支持,有望興起創投基金設立、投資熱潮,為創新創業提供資本支持。

《私募條例》對母基金等合理展業需求豁免一層嵌套限制,這對母基金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匯融基金負責人表示,此前關于私募基金投資是否受限于多層嵌套約束在實踐中一直存在爭議,尤其考慮到母基金主要投資于子基金的特點,多層嵌套的限制無形中對母基金的業務開展增加了很大的障礙。

“《私募條例》規定了母基金豁免一層嵌套限制的情形,意味著在后續立法和實踐過程中,監管越來越重視母基金運營實際與合理展業需求,有助于行業引入長期資金,培育長期機構投資者,從而更好發揮私募基金在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功能作用?!痹撠撠熑朔Q。

河南聞言律所合伙人李明姣認為,此項條例對于母基金來說是極大的利好,將一定程度上解決資金來源的問題,引入長期投資資金,也可實現居民的財富管理渠道的多元化。同時,發揮基金在促進直接融資和支持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私募條例》提及,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以要求地方人民政府承諾回購本金等方式變相增加政府隱性債務,這樣的規定深意何在?

“私募基金本身需要符合《資管新規》的要求,打破剛性兌付,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買者自負、風險自擔’?!鄙虾D愁^部私募機構從業人員告訴記者,私募基金需要發揮助力社會發展,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科技創新等方面的作用,這就要求其必須在市場化基礎上,擺脫守舊思維,開發、發現新模式,實現高效且安全的發展。從地方政府債務化解的角度對私募基金提出該項要求,有利于國家金融穩定發展,守住不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推動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問題。

徐洋洋表示,該項規定切割了地方政府的責任,杜絕私募基金財產用于經營或者變相經營資金拆借、貸款等業務,要求私募基金市場化運營。同時為了防范一級市場出現類二級市場的投機行為所引發的地方隱債壓力、金融系統性風險等負面結果,希望把資本引流到跟科技創新相關度更高的創投市場中來。

盈科律所付宗義律師表示,設立或者參與設立各類政府投資基金時,約定政府及其部門回購社會資本方的投資本金、承擔其損失、保證其最低收益,是地方政府違規舉債類型之一?!端侥紬l例》的這一條規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方政府通過投資基金變相舉債。

業內人士:

《私募條例》出臺有助于增強私募基金市場的規范性和活力

近年來,我國私募基金行業穩步發展。截至2023年5月,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2萬家,管理基金數量15.3萬只,管理基金規模21萬億元左右。私募基金在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創業創新、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以及服務居民財富管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積極作用。

尤其是在股權投資,服務實體經濟領域,截至2023年一季度,私募股權基金(含創業投資基金)累計投資于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新三板企業股權和再融資項目數量近20萬個,為實體經濟形成股權資本金超過11.6萬億元。注冊制改革以來,近九成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六成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和九成以上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獲得過私募股權基金支持。

《私募條例》解決了私募投資基金業的哪些痛點?

河南資本集團基金公司負責人認為,此前在私募基金領域只有《證券投資基金法》屬于法律身份,且其只有少部分章節對私募證券基金做了原則性規定,而對于私募股權基金,尚未出臺相關法律或者法規,只有一些國家相關部門規章和協會自律性質的規則,法律層級均較低。而此次發布的《私募條例》屬于國務院制定的法規,其效力僅次于法律,為私募股權基金在行政法規層面填補了空白。

中原聯創相關人士表示,《私募條例》的出臺,有利于完善私募基金監管制度,將私募投資基金業務活動納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進行監管,對私募基金行業規范健康發展、防范化解風險具有重要積極意義。

《私募條例》的出臺將如何影響私募行業發展?

匯融基金負責人表示,《私募條例》立足于我國私募基金行業的多年實踐,通過更為完善的法規體系、更為有效的管控力度以及更為便利的差異化監管舉措,整體上有助于增強私募基金市場的規范性和活力,從而在實體經濟發展、科技創新進步等方面進一步釋放出私募基金的價值,可以說《私募條例》在私募基金行業發展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期待私募基金行業在未來取得更大的發展。

責編:史健 | 審校:李金雨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