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什么意思?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condu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影響中介指標,進而最終實現既定政策目標的傳導途徑與作用機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是指從運用貨幣政策到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過程,貨幣傳導機制是否完善及提高,直接影響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以及對經濟的貢獻。
貨幣政策從政策手段到操作目標,再到效果目標,最后到最終目標發揮作用的途徑和傳導過程的機能。貨幣政策分為制定和執行兩個過程,制定過程從確定最終目標開始,依次確定效果目標、操作目標、政策手段。執行過程則正好相反,首先從操作政策手段開始,通過政策手段直接作用于操作目標,進而影響效果目標,從而達到最后實現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目的。在西方經濟學中,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大致可分為四種途徑,即:利率傳導機制、信貸傳導機制、資產價格傳導機制和匯率傳導機制。
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有哪幾種途徑?
傳統的利率渠道
(一)
擴張性貨幣政策→貨幣供應量增加→利率降低→借貸成本下降→投資和消費增加→社會總需求增加→總產出增加。
信貸渠道
(二)
擴張性貨幣政策→銀行體系準備金增加→銀行可貸資金增加→貸款增加→企業增加投資支出→總產出增加。
資產價格渠道
(三)
微觀經濟主體
資產價格渠道是指貨幣政策的變化引起資產價格的變化,進而對的投資和消費產生影響。
基于托賓q理論的“托賓效應”。
貨幣政策的資產價格渠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
擴張性貨幣政策→貨幣供應量增加→股票價格上漲→q值(企業市場價值與資本重置成本之比)增大→企業愿意增加投資→總產出增加。
莫迪利安尼的“消費財富效應”。
另一種是
貨幣政策→貨幣供給增減→股票價格變化→以股票市值計算的個人財富變動→消費支出變化。
匯率渠道
(四)
國際貿易渠道
匯率渠道也稱,是指貨幣政策的變動通過貨幣供給量影響匯率,進而對凈出口產生影響的過程。
這種渠道的作用過程如下:如果貨幣供應量增加,會導致本國的利率下降,從而對本國貨幣的需求也將下降,由此影響本國貨幣貶值,使凈出口增加,商品需求增加,最終導致總產出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