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焦點!中國網文海外被韓國“偷家”?網絡小說的文化輸出,早就跌下神壇

2023-04-10 06:02:54來源:令狐伯光

文|令狐伯光

我相信只要稍稍關心中國網絡小說發展的,這兩年都聽過一件事情。那就是曾經作為“文化輸出”驕傲的中國網絡小說,這幾年在海外發展被韓國取而代之,這個新聞的來源還很早,早在2021年就爆發地一波。

這個中國網絡小說出海的功臣,可以說,2015年,美國華裔外交官賴靜平創建的wuxiaworld.com(武俠世界)功不可沒,一度是中國網絡小說文化輸出的標志。


(相關資料圖)

不過, 2021年的時候,這個網站被韓國互聯網最大的娛樂公司之一KAKAO收購。在當時就傳出中國網絡小說海外輸出被打擊的新聞,現在打開這個網文平臺,現在熱門排行榜上的網絡小說超過一半韓文小說。

這個韓國網文成為流行文化基礎ip,改編的影視劇也開始結出果實。比如去年年尾在國內火爆過一波的《財閥家的小兒子》,再到 NETFLIX非英語劇集榜單里播放最高的《社內相親》,以及《我獨自升級》改編的RPG網游等等。

最關鍵的是,如果你看過 韓國網文的話就知道,這玩意兒基本上算是從中國復制粘貼過去的,基本上就是換成了韓國人的名字,地名,還有一些文化習俗。有些韓國網文會抄的更高端一點,加上自己的理解進去,但因為中國人和韓國人的世界觀不同,所以韓國網文看起來總是會有些別扭。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看待這件事情呢?

韓國網文崛起,中國網文衰落?為什么

我相信只要關注過網文的都知道,現在看國內網絡小說越來越少了。最主要一個原因還是現在優秀網文,越來越少。

像《詭秘之主》那種派流鼻祖開創性網文幾年才出一部,而2010年前中國網絡小說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青銅時代,一年就能出幾十部,各種整體水平低了一檔,但質量優秀的網絡小說不計其數。

那么,中國網絡小說是在什么時候開始衰落的呢?

這個準確的時間大概就是在2016年左右,隨著這個某平臺對于最大網絡小說平臺兼并,閱文成為網文平臺最后的贏家,然后資本入侵文創領域,企鵝一家獨大。隨后創始人離職,大神出走,賣身合同趙成了一系列中國網絡小說的風波。

這個時期對于網文讀者,中國網絡小說來講都像是一個分水嶺。這件事情過后,曾經伴隨中國網絡小說成長主要讀者群80后,90后觀眾,后來除了《詭秘之主》等少數優秀作品,已經很少再看網絡小說。

新生代00后,10后年輕讀者支撐的網文,因為現實原因遠遠沒有以前輝煌。

如果要我個人評價的話, 閱文不管后來如何,開頭沒開好是一個重要原因。我對于喜歡的作品還是會去支持正版,但是當年起點換將的時候的資本嘴臉太過于明顯,烏賊詭秘的過快的結尾,也讓人很迷惑。

一般受歡迎的網文都會在原定計劃上多寫一兩個章節,因為這些受歡迎的網文一般都會有很大版權去收益。字數越多,有時候收益就越多,烏賊幾乎是沒有預兆地快速地結尾的。還記得詭秘中有一段討論奪取人的才華的論述,借書中人物之口,說這樣的說法很邪惡。

當時很多人認為是在影射管理層的過于明顯的嘴臉,即使后面有人辟謠說是很早就改過的合同。但沒有明顯安撫作者的態度也就說明了一切,那時候都有作者直接開章節罵起點的,大家想想名聲壞到了什么樣。

生于蠻荒,死于資本?中國網絡小說是如何衰落的

中國網文的發展和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是同步的,早期官方監管少,什么題材都能寫,《壞蛋是怎樣煉成的》這種黑道流鼻祖今天就寫不出來。同時平臺剛起步愿意給作者分利益,最大程度釋放了廣大中國人的生產力,于是創造網文的輝煌。

消費小說不是特別喜歡的不愿意花錢,但如果是特別優秀的小說,花少量的錢是唯一支持作者的樂趣所在。

后來資本收購,整合平臺,官方下場管理,同時網絡小說免費平臺,以及短視頻等等的沖擊。而且閱文也并沒有把免費進行到底,當年是引流的。那么其實也就意味著平臺的引流其實是集團內部合作。

消費者從任何企鵝系平臺閱讀都仍然屬于正版閱讀,只是很可能作者拿不到引流之后的閱讀收益,所以作者往往會把除起點外所有閱讀方式都稱為盜版。qq瀏覽器的免費閱讀歷經一段時間從號稱“永久免費”改變成了頭部經典的小說需要收費,其余非頭部作者的小說仍然免費。

整個閱文高層向下執行到消費者層面的時候,并沒有從免費上吸引到讀者,相反奇怪的搖擺的策略甚至打破對于消費者的承諾。個人感覺不管是消費者還是作者,其實對于閱文高層都是比較差的印象。

我猜測閱文是準備以視頻,以影片為主,以討好消費者為主,希望能夠靠精良的視頻內容取勝。所以壓制作者,為消費者博福利。但是國情原因,影視行業不好發展。所以回過頭來重新安撫頭部作者,取消頭部作者的作品引流。

閱文既打破了對于消費者的承諾也打擊了創作者的積極性,所以兩頭不討好。處在不上不下的,模糊混沌的狀態。

中間還有官方審核越來越嚴格的打擊,這也不能寫,那也不能寫。

國內衰落,海外被“偷家”?韓國網文是如何一步一步崛起的

網絡小說也好,影視劇,音樂和動畫游戲也罷,這些流行文化都是文化商品,還是要講經濟規律的。中國網文伴隨中國的經濟增長,文化傳播平臺的變化,背后觀眾的換代。

以及網文資本的發展,導致國內網文市場增長乏力,某些資本就開始整經濟手段了。

閱文從來就不是為了做“網文”,“網文”需要原創,是生產端。最初的整合目的是把握從生產到消費整個鏈條上所有環節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當年這一目的初步達成的時候,對“網文”寫手壓榨合同就開始出現,直到鬧大了進入公眾視野。

這中間肯定有資本之間的角力,但這個做法對于行業有極大的危害。閱文對于創作者的“剝削”和外賣小哥的“個體經營戶”是一個性質的,網約車司機的境遇也差不離。一旦這種“平臺型”的企業開始具備一定程度的壟斷能力,無論是其上的創作者,還是消費者都會處于弱勢地位。

這個對于創作者不友好,創作者就給你“灌水”,“網文”這種創作,用心了不一定有成果,但是“灌水”有保底……閱文現在的處境完美詮釋了“你糊弄我,我糊弄你”。

國內文化市場增長乏力過后,它也就想著去開拓外國市場。

正好2016年前后,中國網文自動對外輸出成功了,在主流輿論上面還鬧得比較大。就像后來愛優騰出走海外市場一樣,當時出走海外,開拓海外市場,對于這些平臺資本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檸萌影視發布的介紹圖

那么為什么是韓國網文崛起了?又為什么偏偏是韓國網文?

前段時間, 國內影視制作公司檸萌影視對外宣布聯合韓國制作團隊,打造古裝奇幻作品《溯回》。結果很快被網友扒出《溯回》是改編晉江排行第一的仙俠小說和《男主同歸于盡后》,作者畫七,還有《山海經》的內容。

頂級中國IP+頂級韓國制作團隊,中國仙俠文化改編成韓劇? 頓時被國內網友給噴死了,這幾年韓國偷中國傳統文化少了?而且因為不了解中國文化,他們拍的仙俠劇《還魂》《朝鮮驅魔師》就是笑話,你現在 還手把手去教韓國人制作更好仙俠劇?

雖然最后被網友噴得取消了項目,但這真的是千防萬防,家賊難防。

檸萌難道不知道中韓文化爭端,為什么還那么做?

我猜測原因就是近年來韓國因為受到美國的扶持,韓流在全世界范圍正火,是文化輸出的典范。而中國和美國現實問題導致走出去較為困難(平臺是美國的,中國平臺需要自己走出去占領市場,比較困難)。

這些年韓流在世界正火,國內市場增長乏力又要走出去。兩相一對比,那通過韓國走出去,豈不是就容易多了?

檸萌之所以和韓國制作團隊合作,原因就是它的劇《三十而已》在韓國火過,而且還要翻拍成韓國版,同時通過登上Netflix在臺灣省,東南亞和很多國家都小火一把。自己拍還有道手續,現在和韓國合作就能投Netflix,那不是更方便在世界上賺錢。

中韓兩國文化爭端領導層肯定是聽過的,但對于他們來講肯定是不重要的。

網文也一樣,企鵝一開始打算收編武俠世界,但想用國內那套方式去壓榨人家,他們提供版權,但人家那邊是華裔不同意, 這邊就把小說版權收回,自己弄個起點英文站又沒人干,武俠世界就被韓國收購了。

韓國人在漫畫上也收購了很多網絡漫畫網站,專門推網絡漫畫。國內的晉江小說其實在東南亞很火,后來國內網絡小說限制太多,很多作者改寫言情了,言情在國外也火,但是就是沒有像耽美這么爆,因為言情作品國外也有挺多。

像晉江主要也以出實體版為主,網絡的不太重視,韓國小說在google書店上賣廣告打推廣。他們那邊的市場是真掙錢,土豆近40%的收入來自于日韓。能給唐三打成平手的土豆,一部《斗破蒼穹》火遍全國,堪比頂級明星的知名度收入不如剛剛開闊幾年市場的日韓,更別說起點那些中層作者。

我們國家娛樂產業賺大頭的并不是網文作者,漫畫作者,編輯這類人,而是網紅,明星,偶像,你怎么和別人打?中國五億網文讀者的市場干不過人家幾千萬讀者市場,甚至可能就一兩千萬網文讀者。

正版的網文5億人的市場就幾百萬人付費?沒有錢這個理由多可笑。

中國網文海外被韓國網文“偷家”?遲早的事

最后,按照中國網文的亂象, 被偷家是遲早的事,reddit小說版曾經都是日本輕小說的翻譯,后來變成中國小說的翻譯,現在又變成全韓國小說的翻譯了。網文從《我是大法師》開始,至今有二十四年歷史了,改編成影視作品的很多?

火的還多數是歷史類作品,原因很簡單,上面禁止拍攝穿越等很多作品,直接消滅80%的網文類別。靠剩下的20%怎么和韓國全國之力去競爭?《慶余年》《贅婿》都得打個“回憶”的擦邊球,嚴格追究起來,都屬于無法過審的。

《魷魚游戲》這種水平的中國網文一抓一大把,根本做不成影視,過審在模棱兩可之間,你是投資商,會不會投資這種50%血本無歸的產品?

現在這個上面嚴格管理,資本壟斷搞錢,中間作者擺爛的情況。

而韓流卻正好相反,中國網文被偷家很正常,至于未來如何,交給未來吧。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