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家看這個小麥已經陸續抽穗揚花了,這是防控小麥赤霉病的最佳時期,我們要選用一些優質藥劑,保證藥劑用量,根據天氣情況,一遍噴防后一周左右再施第二遍藥,這樣就可以取得很好效果。”近日,鳳陽縣2023年小麥赤霉病防控現場會在臨淮關鎮姚灣社區召開,滁州市農業農村技術推廣中心植保站站長查明方現場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
無人機開展小麥赤霉病防控。陳華斌攝
隨著氣溫升高,臨淮關鎮域小麥陸續進入抽穗揚花期,小麥赤霉病防控進入關鍵期,為確保小麥增產豐收,臨淮關鎮切實增強抓好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突出科學防控,強化組織保障,不斷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確保抓好小麥赤霉病防控,保障夏糧豐產豐收。
“最近氣溫高,小麥生長旺盛,就怕赤霉病,鎮里農技部門給我們送藥、送技術,管理科學了產量也就有保證了。”這幾天,臨淮關鎮種糧大戶高堂和時間賽跑,加快噴防進度,新采購的無人植保機是他最得力的幫手。“我今年種了1100多畝的小麥,使用無人機噴灑效率高,操控方便,每小時能完成60—70畝地的噴防作業,省時省力了。”高堂介紹,這幾天趁著天氣條件好,第一遍噴防已經完成,預計4月22日開始第二遍作業。
種糧大戶高堂操作無人機。陳華斌攝
得益于科技的加成,臨淮關鎮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駛入快車道。為有效預防小麥病蟲疫情,臨淮關鎮及時做好典型帶動,引導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取無人機作業方式,提高防控效率,示范帶動周邊農民開展群防群治,擴大防控面積,把病蟲害風險降到最低。
“我們切實壓實工作責任,堅持主動出擊、主動服務、上門指導原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大線上宣傳指導力度,上門發放‘明白紙’,確保宣傳發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臨淮關鎮農技部門負責人介紹。連日來,臨淮關鎮鎮農技部門結合當前小麥赤霉病發生態勢和4—5月份天氣變化趨勢,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開展以赤霉病防控為重點的小麥中后期“一噴三防”指導。
下一步,臨淮關鎮將按照相關要求,進一步開展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做好政策宣傳、技術指導,壓實網格責任,抓住防控關鍵期,確保赤霉病防控不漏村、不漏戶、不漏田,切實保障群眾切身利益。(陳華斌 曹炳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