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原藥業IPO:繞不開的“學術”推廣費,三年花了3億!

2023-04-20 19:00:24來源:國際投行研究報告

知原藥業IPO:

三年花了3億“學術”推廣費

推廣商當年成立就給600萬繳納社保為0疑為空殼


(資料圖)

曾被認定虛開發票遭罰

公司官網還沒建好

→_→未來商業報道

4月13日,深交所更新IPO申報企業信息,江蘇知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獲受理。根據招股書,知原藥業官網網址為http://www.sinomunepharma.com/,不過點擊進去,還顯示網站建設中。

知原藥業主要從事皮膚領域藥品、功效性護膚品、腎病領域藥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推廣服務。從披露的數據來看,這是一家很舍得花錢的藥品企業。報告期內(2020年到2022年)公司銷售費用金額分別約為1.46億元、1.92億元和3.33億元,三年合計支出約6.71億元,約為同期凈利潤總和的2.5倍。這些費用中,尤其是被認為是藥企灰色地帶的“學術推廣費”占比最大,三年合計3億元,比期間凈利潤還高出數千萬元。

在學術推廣費上,倍特藥業的事情大家應該還歷歷在目,后來這家公司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

在產品端,作為藥企的知原還售賣功效性護膚品,但也不是自己生產的,而是委托生產,主要為壬二酸凈顏凝露。該產品的采購單價不足6元,但在電商平臺,該款同規格的產品售價近50元。

且值得一提的是,這家企業過往的股權結構也十分奇葩,長期存在龐雜的股權代持,其中還有過多級代持,以及有的股東既代持又被代持的情況,一直持續到2021年。

所以,這些問題是不是應該都要說明!

三年“學術推廣費”合計超凈利潤

作為一家藥企,知原藥業的研發創新屬性并不強。相比較而言,公司在銷售費用上的大手筆反而引人注意,尤其是被稱為藥企銷售費用“灰色地帶”的學術推廣費。

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1.46億元、1.92億元和3.33億元,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7.72%、37.66%和38.74%。整體來看,這一項目的增勢較猛,2022年銷售費用更是2020年的2.28倍。

具體來看,知原藥業的銷售費用中,占到七成以上的是市場推廣費,報告期內分別為1.14億元、1.38億元和2.60億元。而市場推廣費中的大頭即是所謂的學術推廣費,報告期內分別錄得9417萬、8498萬和1.21億元,三年合計達到3億元。這三年,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5359.68萬元、8685.82萬元、1.35億元,合計2.75億元。在營收和凈利基數還比較低的2020年,知原藥業近億的學術推廣費已經是凈利潤的1.75倍。

知原藥業在招股書中指出,報告期內,公司委托專業化推廣服務商進行學術推廣服務,推廣服務商就公司產品向各級醫療機構對進行推廣,提高公司產品市場認知度的同時也向公 司提供市場調研、營銷策劃等咨詢服務。

其還指出,報告期內,學術推廣費主要包括會務費、信息收集費、市場調研費等。會務費主要系公司因開展學術會議、圓桌討論會、專家講座、患者教育會等產生的費用,報告期內分別為 6,399.38 萬元、5,966.02 萬元和 8,754.59 萬元, 占比分別為 67.95%、70.20%和 72.21%,總體呈上升趨勢,主要系業務規模增 長,會議場次增多。從數據來看,即便是在疫情相對嚴重的2022年,知原藥業的會務費還是大幅度增長了,看來開的會真不少。

推廣商成立當年就成前五大

根據招股書,一直以來,知原藥業委托專業化推廣服務商進行學術推廣服務。其在2021年的一位大供應商已經引發媒體質疑:2021年,公司第二大供應商“南昌月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疑似為當年新注冊的空殼公司,2022年則已不在前五大供應商之列。

查閱資料,南昌月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4月28日注冊成立,實繳資本10萬元,為閔琳磊100%持有。這意味著,這家剛成立的一人公司當年立馬拿下了超過600萬的業務,成為知原藥業第二大推廣服務供應商。就是這樣一家能拿下600萬元大單的公司,繳納社保和公積金的人數還是0。

銷售人員是研發人員的3.6倍

對比銷售費用上的舍得,作為一家藥企,知原藥業的研發費用僅是。報告期內,知原藥業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387.27萬、2947.65萬和3671.94萬元,占營收比重分別為6.15%、5.77%、4.27%,比例是逐年降低的。

根據招股書,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共有研發人員 66 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 10.84%。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為蔡蓓蕾、王學政和馮杰。報告期內公司核心技術人員不存在變動情況。從人員比例來說,知原藥業的銷售人員是研發人員的3.6倍。

從薪資上來看,作為核心技術人員蔡蓓蕾是公司董事、副總經理,2022年在公司及子公司領取薪酬為202.18萬元,而營銷背景的另一位副總經理,2022年,薪資排名第一的就是田志會,其薪酬為462.09萬元,比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徐軍還高了200.23萬元。

功效性護膚品代工,采購價9倍再售出

知原藥業的產品都是自己生產嗎?并非如此。根據招股書,公司功效性護膚品的生產模式為委托生產,主要為壬二酸凈顏凝露。但從招股書來看,知原藥業認為功效性護膚品的生產環節附加值較低,重要程度較小,因此,公司壬二酸系列產品主要靠委托生產。

2021年開始,知原藥業針對此開始銷售壬二酸凈顏凝露和壬二酸清痘凝露,據招股書顯示,上述產品具有祛痘、改善黑頭及閉口,有助痘肌控油,修護肌膚的作用。2021年、2022年,二者合計銷售占比分別為10.19%和16.51%,短期內快速提升。

根據招股書,2021年、2022年知原藥業的壬二酸凈顏凝露采購單價分別約為5.85元/盒、5.63元/盒,同期壬二酸清痘凝露采購單價分別約為7.4元/盒、7元/盒,轉身進入銷售渠道售價就翻了近9倍。在電商平臺,15g規格的壬二酸凈顏凝露售價在50元左右,15g規格的壬二酸清痘凝露售價略高。兩者的售價均較采購價高出數倍。

庫存商品兩年增209%

從整體盤面來看,知原藥業的營收增長還算可以。2020年至2022年,知原藥業實現營收3.88億元、5.11億元和8.60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5359.68萬元、8685.82萬元和1.35億元。皮膚類產品是知原藥業主要營收來源,2020年至2022年,皮膚類產品銷售收入占比從60.61%增至79.39%。

不過,一起增長的還有公司的存貨。數據顯示,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3033.72萬元、4122萬元和8881.43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1.86%、10.60%和19.07%,占比上升明顯。公司稱,期末存貨主要系根據客戶訂單安排生產的庫存商品,以及提前生產的主要產品和主要原輔料的備貨。

存貨中占比最大的是庫存商品,三個年度末占存貨比重分別為56%、49%和59%,賬面余額從1713萬元上升到5289萬元,增長209%,其增速明顯快于報告期營業收入的增速。

長期存龐雜股權代持

根據招股書,從2005年4月27日的股權轉讓開始,知原藥業就長期存在龐雜的股權代持,其中還有過多級代持,以及有的股東既代持又被代持的情況,一直持續到2021年。期間,公司經歷多次股權增資、轉讓或者合伙企業的份額轉讓。直到2021年3月,招股書稱無錫金潤陽將剩余的合伙份額代持情況進行了清理,“至此,公司間接股東中不再存在股份代持情況”。

子公司被認定虛開發票遭罰

根據招股書顯示,知原藥業的子公司朗潤醫藥科技成立于 2012 年 8 月,主要從事藥品推廣業務。但在日常業務繳稅上,該公司曾存在問題。

2021年4月12日,朗潤醫藥科技收到國家稅務總局寧波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下發的"甬稅稽-罰告[2021]75號"《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甬稅稽-罰[2021]98號"《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甬稅稽-處[2021]121號"《稅務處理決定書》。

處罰決定書顯示,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期間,子公司朗潤醫藥科技取得的10家單位開具的43份增值稅發票被稅務機關認定為虛開,造成少繳2018年度企業所得稅98,380.75元。被稅務機關處不繳、少繳企業所得稅98,380.75元百分之六十的罰款計59,028.45元,同時追繳2018年企業所得稅98,380.75元。

對此,公司解釋為,行政處罰所涉發票系因早期開展業務時,業務人員個人報銷時收取了部分不規范的增值稅發票,子公司自身不存在主觀故意的情況。

2021年沒評上高新技術企業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所得稅費用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17.90%、22.86%和 16.03%,呈一定波動趨勢,主要是由于 2021 年公司在高新技術企業復審中未通過,無法減按 15%繳納企業所得稅,因此所得稅費用占利潤總額比例上升。公司已于 2022 年重新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據悉,公司在 2012 年首次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后,其后均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復審,在 2021 年申報過程中,仍按原有復審思路準備材料,提交材料不夠充分,從而影響復審結果;公司已于 2022 年度再次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

最新資訊

股票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