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屬于強震,毀滅性強
地震按震級尺寸可分為弱震:震級低于3級地震;有感地震:震級等于或超過3級、小于等于4.5級地震;中強震:震級超過4.5級,低于6級地震;強震:震級等于或超過6級地震,其中震級大于等于8級叫極大地震。
地震又稱地動、地震動,是地殼迅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震動,期內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撞擊,導致板塊邊緣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造成地震的重要原因。
(資料圖)
地震逐漸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上方地面稱為震中。毀滅性地震地面震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通常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域。地震經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能引發火災、水災、有害氣體泄露、病菌及放射性元素蔓延,還可能導致海嘯、滑坡、坍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依據震源深度進行篩選
淺源地震:震源深度低于60公里的地震,大部分毀滅性地震是淺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世界上記錄過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786公里。
一年中,全球全部地震釋放能量約有85%來自淺源地震,12%來自中源地震,3%來自深源地震。
按地震的距離歸類
地區震:震中距低于100公里的地震。
近震:震中距為100—1000公里。
遠震:震中距超過1000公里的地震。
按震級尺寸歸類
弱震:震級低于3級地震;
有感地震:震級等于或超過3級、小于等于4.5級地震;
中強震:震級超過4.5級,低于6級地震;
強震:震級等于或超過6級地震,其中震級大于等于8級叫極大地震。
按破壞水平歸類
一般毀滅性地震:造成數人至數十人死亡,或直接經濟損失在一億元下列(含一億元)的地震;
中等毀滅性地震:導致數十人至百余人身亡,或直接經濟損失在一億元以上(不含一億元)、五億元以內的地震;
嚴重毀滅性地震:人口稠密地區發生的七級以上地震、大中城市發生的六級以上地震,或是導致百余至千余人死亡,或直接經濟損失在五億元以上、三十億元以內的地震;
超大毀滅性地震:大中城市發生的七級以上地震,或造成萬人以上身亡,或直接經濟損失在三十億元以上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