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資訊!“新家還要安在古城區(qū)!”蘇州姑蘇區(qū)鐘樓新村協(xié)議搬遷項目啟動簽約

2023-04-25 06:10:19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資料圖)

02:38

“準備選房啦,作為一名姑蘇土著居民,安置新家還是不想離開生活便利的古城區(qū),最好帶個院子!”4月24日,蘇州市姑蘇區(qū)天賜莊片區(qū)提質(zhì)升級一期項目(鐘樓新村)協(xié)議搬遷簽約交房獎勵期正式啟動,早晨7點多,53歲的居民趙國強來到現(xiàn)場,鄭重地在協(xié)議上簽上自己的姓名,成為該項目首位簽約成功的居民。據(jù)了解,鐘樓新村項目實行貨幣化安置政策,是繼萬豐里項目后姑蘇區(qū)第二個大體量貨幣化安置的協(xié)議搬遷項目。截至4月24日17:00,已有215戶居民完成簽約,簽約率29.82%。

鐘樓新村位于姑蘇區(qū)雙塔街道唐家巷社區(qū),東至蘇大本部,西至官太尉河,南至鐘樓頭,北至干將東路,建造于上世紀70年代后期,至今房齡將近50年。不少樓棟由于風化嚴重,欄桿、墻皮破損,群租群住、違規(guī)用電用氣、消防通道堵塞等問題較為突出。此次項目涉及鐘樓新村13.5幢加市橋南2幢共計15.5幢721戶,共涉及房屋建筑面積31866.98平方米。今年3月姑蘇區(qū)征收搬遷大會召開后,雙塔街道第一時間將鐘樓新村項目上升為街道“一號工程”,對鐘樓新村15.5幢721戶進行全方位走訪,并建立一戶一檔、一戶一案。

4月24日上午9點半,記者看到,鐘樓新村入口處豎起了“離第一簽約交房獎勵期結束倒計時45天”的告示牌,標志著該項目4個標段簽約儀式正式啟動。不少居民帶著資料前來簽約,希望第一批拿到安置補償款,置換“老破小”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趙國強家中排行老四,父母和哥哥都住在鐘樓新村附近,她從小對這片區(qū)域有著深厚的感情。2004年,父母家對面的鄰居剛好要賣房,于是她把這套58.57平方米的兩居室買了下來,一直住到現(xiàn)在。記者在鐘樓新村看到,隨著歲月變遷,不少樓棟的外立面破損嚴重,門窗結構搖搖欲墜,街道對安全隱患嚴重的樓房全部搭建了支撐圍欄,并放置“請勿靠近”的安全提醒標識。“在過去的十多年中,好多次聽說這里要動遷,今天終于實現(xiàn)了,”趙國強感慨地告訴記者,鐘樓新村的地域優(yōu)勢非常明顯,買菜、交通、看病都特別方便,離健身步道也很近,簽約過后,她計劃仍在古城范圍內(nèi)“以舊換新”,尋找一處有院子或者天臺的房屋,安放心中割舍不下的古城情結。

當天上午,67歲的虞阿姨和老伴完成簽約手續(xù)后,高興地在鐘樓新村協(xié)議搬遷打卡背景板前合影留念。在這里住了近四十年,如今虞阿姨的一對雙胞胎兒子也都成家立業(yè)。“老居民搬新家了,”虞阿姨在鐘樓新村的老房子是57平方米,和老伴考慮今后想住得離兒子近一點,相互有個照應,目前已經(jīng)在金閶新城看中了一套77平方米的房子,要感謝政府的補償政策,讓他們老兩口晚年生活條件得以改善。

記者了解到,為全力保障鐘樓新村項目按照既定時間節(jié)點、任務節(jié)點推進,雙塔街道多方部署,全力保障,將服務工作提前到位,吸收居民骨干、社區(qū)“老娘舅”近30人,聘請專業(yè)法律顧問,成立選房、搬家、獨居孤老專項服務、法律咨詢、黨建引領“海棠”先鋒5個工作服務隊,為居民提供租房咨詢、選房購房、雜物打包、就醫(yī)服務、法律援助等十余項溫馨服務。近日,在多部門協(xié)調(diào)下,名城“房產(chǎn)超市”按期投入使用,“房產(chǎn)超市”共設8個定銷保障房項目、5個社會商品房項目、3家二手房經(jīng)紀機構和2個金融服務展位,共計18個房產(chǎn)和金融展位,全方位助力解決涉遷居民選房購房難題。

通訊員 張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周曉青

校對 盛媛媛

最新資訊

股票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