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降準意味著什么?
降息降準都是屬于央行的政策調整。降息降準都利好于經濟市場的發展,銀行利息變少,促進國民的投資積極性。貸款利率均下降,會釋放市場貸款壓力性和創業投資的積極性等等使市場處于寬松狀態。
其中,當央行降息時,會使市場資金存入銀行的收益減少,導致資金會從銀行流出。會促進市場投資和消費,也會加大市場資金的流動性。從而會直接利好于房地產、券商、有色金屬等行業股票。
而中央銀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一種擴張性貨幣政策。會使市場中的信貸規模增大、貨幣供應量加大、貨幣流動性加強、刺激市場經濟增長等等。從而,會使上市公司可貸款性加強、企業流通發展資金增多、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等等。當央行降準時,因為中央銀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后,表示銀行上交的準備金下降,銀行的資金壓力降低,有更多的資金可以發展銀行方面的業務業績。所以會利好于銀行板塊。然后降準就會影響到房地產、證券板塊、保險板塊。房地產板塊和銀行同屬于資金敏感型板塊,降準對于房地產板塊來說,會使流動性預期有所好轉,緩解資金壓力。對于證券板塊來說,降準將會提供市場的炒作性,從而刺激股市成交量增加,投資者活躍度更高,而股市成交量增加最為受益的就是證券板塊。
降準和降息有什么區別?
所謂降準,就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商業銀行從公眾手中吸收到的存款,需要拿出一部分存到央行,這部分就是存款準備金,存款準備金占銀行總存款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所以,需要存到央行的存款準備金越多,存款準備金率就越高。
正常情況下,商業銀行存在央行的這筆存款準備金是不能拿出來用的,所以屬于銀行的受限資產,不能給銀行帶來多少收益。
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就意味著商業銀行可以向央行少繳納存款準備金了,原來多繳納的部分就可以拿出來用了。這些資金回到銀行后,銀行又會把它們貸出去,也就是給市場注入了更多的資金。
降息就是降低基準利率。
這里的利率并非單指存貸款利率,只要是央行掌握的利率工具,都能算是降息。
降息雖然不能直接讓流入市場的資金變多,但還是能間接地為市場注入更多的資金。因為在降息后,無論是商業銀行向央行借錢還是企業或個人向商業銀行借錢,利息都會減少。借錢的利息減少后,就會鼓勵大家多借錢。
尤其是商業銀行向央行借錢,是可以增加央行的基礎貨幣投放的。根據貨幣乘數原因,央行每多投放一筆基礎貨幣,可以讓全社會的貨幣供應量增加好幾倍。
而鼓勵企業和個人向商業銀行多借錢,也可以讓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釋放出來,同樣可以增加全社會的貨幣供給。
所以,無論是降準還是降息,都可以為市場注入更多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