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備付率是什么意思?
利息備付率也稱已獲利息倍數,是指項目在借款償還期內各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稅息前利潤與當期應付利息費用的比值。
公式中的息稅前利潤總額為:企業的凈利潤+企業支付的利息費用+企業支付的所得稅。
公式分子中的利息費用只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而分母中的利息費用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和資本化利息。
一般情況下,已獲利息倍數越高,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認為,該指標為3時較為適當,從長期來看至少應大于1。
已獲利息倍數為負值時沒有任何意義,已獲利息倍數是表示長期償債能力的。
利息備付率反映了企業的什么能力?
已獲利息倍數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收益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這個比率越高說明償債能力越強。但是,在利用這個指標時應該注意到會計上是采用權責發生制來核算收入和費用的,這樣,本期的利息費用未必就是本期的實際利息支出,而本期的實際利息支出也未必是本期的利息費用;同時,本期的息稅前利潤與本期經營活動所獲得的現金也未必相等。因此已獲利息倍數的使用應該與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結合起來;另外最好比較本企業連續幾年的該項指標,并選擇最低指標年度的數據作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