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不能有弟弟”,這般擇偶條件說明了什么? 全球要聞

2023-04-24 13:41:53來源:魯網


【資料圖】

日前,在一相親大會上,有男生在擇偶條件上明確列出,“女方無弟弟”。

此事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理解,“扶弟魔”姐姐并不少見,有可能影響小家庭的生活和諧;也有網友表示,男生提這樣的條件,“格局不大”;還有網友提出,女方無弟弟,男方也不能有姐姐,“大姑姐積極參與弟弟家庭生活的現象也很常見”。

之所以對另一半是否有兄弟姐妹提出如此“明確的要求”,擔憂的是原生家庭成員對自己小家庭生活的影響,甚至是干擾。提到與原生家庭成員“剪不斷”的感情聯結,就讓人不得不聯想到此前引發社會熱議的“媽寶男”。大家認為,這種不健康的母子關系不僅僅會給家庭生活造成困擾,還會給社會關系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專家表示,“媽寶男”現象的重點在于“媽”——母親在家庭生活中沒有邊界意識,對孩子處處“越界”:從一飲一食、穿衣打扮、課外活動到興趣培養、交友選擇甚至人生發展,一旦孩子面臨問題,像直升機一般“盤旋”在孩子上空的“兒寶媽”就會“俯沖下來”,控制甚至干預孩子的一切。對此,教育學者、作家尹建莉建議,要減少或防止這種現象,首先要正視“分離”,調整關愛的方式。要善用“關注”,把握好度,建立有邊界感的親子關系,從內心真正認可孩子。同時,作為母親應予以自身更多關注。讓父母共擔教子責任,防止一方身份缺失,努力實現穩定和諧的親子氛圍,建構起健康穩定的家庭三角關系。

圖片來源:新華網

再看“扶弟魔”現象,這是同輩之間的情感“牽連”。有一部分人是迫于家庭、父母的要求,不得不為之。也有許多姐姐心甘情愿幫助弟弟,認為一家人就應該是互相幫助的。這種現象的出現,說明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或者聯結十分密切,即使孩子成年成家后也不容易脫離家庭。與原生家庭保持親密無間、和睦友愛的交往是好事,但也要有尺寸,不能過度依賴,否則會嚴重影響彼此的正常家庭生活。具體到如何正確“扶弟”,要在關鍵時刻、家人急切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無度無效、事無巨細地幫助,這不僅會助長受助者懶惰成性,也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嚴重不良影響。彼此體諒、互相感激的家庭關系,才是健康積極的情感聯結,是親情的溫暖,是有來有往的關懷,有利于促進大家庭及小家庭的和諧共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交流溝通更為便捷,家人之間的聯系與互動也更為熱絡,不知不覺促進加強了情感聯結。越是此時,越要保持足夠的清醒與冷靜,正確處理小家庭與大家庭的關系,營造和諧共處的家庭氛圍。圖片來源:新華網首先要正確認識兩個家庭的關系,當大家庭和小家庭產生利益沖突時,要拎得清。家講感情,也講理,要厘清邊界。對待大家庭的成員,要充分尊重、愛護,但絕不是不分對錯地言聽計從,學會說“不”。對待小家庭,要用心用愛呵護,但也不能過分寵溺遷就另一半,從而忽視了對大家庭成員的孝悌友愛。其次要有效溝通交流,把握好尺寸。有摩擦是正常的,作為家庭中的一員,要學會有效溝通,努力從大局出發,通過換位思考,體諒對方、理解對方、勸說對方,化解矛盾糾紛,從而將家庭成員凝聚在一起。家庭因血緣與愛而出現,要積極關懷與呵護家庭成員,多理解、多溝通,才能讓家庭福澤綿延。(資料來源:半月談等)

來源:濼源大街2號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