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5月9日電(王艷云)近日,同江市春耕生產全面展開,大田里隨處可見大型農用機械作業。為穩步推進春耕生產,農技人員也趕赴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用好“新武器”,助推農業提質增效。
在同江市三村鎮華星村一處水稻田里,三村鎮農技人員正在指導無人機操作員利用植保無人機這個“新武器”進行水稻播種作業。技術人員重新調試后,飛機按照既定路線,穿梭在田間進行水稻播種。伴隨著無人機旋翼的嗡鳴聲,一臺裝滿水稻種子的農用無人植保機飛上了天空。可以看見有別于傳統耕種,這塊水稻田里沒有打漿機也沒有插秧機,只有一臺無人機正在播種水稻。無人機操作人員調試好各項參數,將水稻種子倒進灑播箱,便可在田間實現精準均勻播種,不僅有效提升了播種效率,也節約了人工成本,在這片水稻田里僅有兩名管理人員就能進行播種作業。
同江市萬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無人機操作員陳寶說:“我事先把種子的畝用量和噴灑速度,還有飛行高度輸入飛機以后,一鍵啟動,它就可以自主作業,省時省力,非常方便。”
據了解,無人機播種每畝用種量3公斤左右,完成一畝地的水稻播種僅需要3到5分鐘。與傳統的水稻移栽方式相比,可以大幅縮短水稻生育期,同時,還能夠充分利用低水位生長,加快分蘗成穗的速度。同江市萬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承包了三村鎮華星村的2000畝水田,每年傳統的種植方式需要經過育苗、移栽、人工插秧等流程,但目前人工短缺,成本逐年上漲,為解決這一難題,合作社負責人經過外出學習、不斷考察,決定采用無人機播種這種科技方式完成春耕生產。
同江市萬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張萬強說:“要是插秧的話,這些2000多畝地大概得十多天,等用這個飛機播種,也就四天正常的話就完事,一臺飛機的工作效率得頂上十多個人工。他這個播種期用飛機播種,等田間管理時候可以揚返青肥和滅草都可以,殺蟲劑都可以用。”
同江市三村鎮農業助理解惟智介紹:“目前,我們全鎮共有3.5萬畝水稻田,預計在五月中旬,全面開啟插秧作業。我們農技推廣人員在春耕時期全部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推進農業新技術的運用,鼓勵大型合作社充分利用機械力量,提高春耕效率。現在全鎮的春耕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接下來,將繼續加大科技春耕的宣傳力度,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水稻種植從手工插秧,再到無人機直播,實現了農業生產的跨越式發展。同江市還將在水稻的后期管理中推廣采用無人機進行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服務,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以現代化科技助力生產,幫助村民增產增收,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技術支撐,加速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