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全球野生動物的滅絕比預測的“更令人擔憂”,該研究發現地球上近一半的物種正在經歷快速的種群數量下降。
當地時間2022年5月7日,阿爾巴尼亞北部斯庫德拉市,一家餐廳內巴爾干猞猁在籠子里。2021年的一項區域調查顯示,在這三個巴爾干國家,這種貓只剩下不到40只。視覺中國 資料圖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5月22日消息稱,該研究于5月22日發表在專業生物期刊《生物評論》上。研究指出,人類的活動已經使大量物種滅絕,并將更多物種推向滅絕邊緣。一些科學家表示,地球正在進入“第六次大規模滅絕”事件,而這次是由人類驅動的。
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是野生動物棲息地因為農場、城鎮、城市和道路建設而遭到破壞。氣候變化也是物種減少的重要因素之一,預計隨著全球變暖,其影響會越來越大。
該研究分析了全球70000多個物種,包括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和昆蟲,以確定它們的數量是否在增長、縮減或保持穩定。他們發現其中有48%的種群數量正在減少,只有不到3%有所增加。
該研究的合著者——來自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丹尼爾·皮切拉-多諾佐(Daniel Pincheira-Donoso)博士表示,他們的發現是一個“嚴重警報”。
“持續的‘滅絕危機’比普遍認為的更為嚴重。”他補充說,該研究為全球生物多樣性受侵蝕的程度提供了“更明確的證據”。
根據這項評估,目前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被歸類為“非受威脅”的物種中有33%實際上正在走向滅絕。
“沒有繁榮的種群、物種、棲息地和生態系統,人類就無法生存。”英國??巳卮髮W保育生物學教授布倫丹·戈德利說。
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牛中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