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精選!“整車無人”載客近在眼前 在北京亦莊打開未來智能交通場景

2023-06-05 09:46:52來源:央廣網

位于北京五環外東南方向的北京經開區曾經只是一個普通的華北平原小村莊——亦莊,如今正發展成為我國以無人駕駛為特色的未來智能交通高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市自駕辦近日發布的《2022年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發展報告》披露,以北京經開區全域為核心建設的全球首個網聯云控式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連續兩年在全國城市智能網聯汽車競爭力排名中位列第一。截至今年3月,示范區內測試企業達19家,入網車輛數量達578輛,累計自動駕駛里程達到1449萬公里。

在這一示范區工作和生活的人們,早看慣了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綠色牌照的新能源車,對新出現的無人出租車、無人零售車、無人快遞車、無人小巴士等等各式自動駕駛車輛也已見怪不怪。

可“隨波逐流”的無人零售車

位于北京經開區的中心區域,同時也是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的中心區域的榮昌東街地鐵站是亦莊線的其中一個站點,通過亦莊線的起止點宋家莊站可與北京地鐵5號線與10號線相連。這里還是453路、興16路、專183路等16路公交車的停靠站點。每個工作日的早晚高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通過各種交通工具匯聚在此,中轉之后再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5月中旬的一天早上,中工網記者在榮昌東街地鐵站出入口附近看到三輛約有一人高的四輪無人小車。不時有行人停駐在這些無人小車周圍,拿出手機操作一番后,從車里取出了早餐或水果,然后繼續各自的行程。

這三輛小車被涂上白、紅或黃為主調的鮮亮顏色,都是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無人車,北京宏廣慧科技有限公司使用這些小車進行無人售賣。北京宏廣慧目前是國內最大的無人車零售運營商,據其相關負責人張廣孝介紹,該公司從今年2月8日試運營,目前在亦莊線7個地鐵站配置了12輛無人零售車,主要出售早餐、午餐,以及草莓、獼猴桃等水果,每天運營時間為早7點到晚8點。

中工網記者注意到,每個無人車有四個托盤,頂端的顯示屏標注著產品價格。由于減少了人力成本與流通環節,價格較為實惠。有顧客使用手機掃碼支付之后,取出方便袋裝下自己購買的水果,隨即離開,全程不過3分鐘。

張廣孝還表示,“我們主要是為人們提供科技便民服務。無人零售車的好處是即使不安排現場工作人員,消費者也能通過手機自主消費,極大地節省了人力成本。另外,無人車移動很方便,可以在不同時間段隨時移動到人流量較多的位置。無人車有內部加溫和制冷功能,但是夏天的時候人們不喜歡陽光直射,我們的無人車也會移動到陰涼的地方。”

除了無人零售車,快遞、外賣也是無人配送車的兩個重要應用場景。

有“大肚腩”的無人配送車

“無人車行駛中,隨時停車,請保持2米間距。”在自動駕駛示范區一條車水馬龍的道路上,一輛無人配送車從非機動車道緩緩駛來。

這是一輛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專為快遞配送訂制的無人配送車,車身兩側白下灰,中間則為黑色,如同一個憨態可掬的機器人:頂部激光雷達、攝像機等傳感器是帽子;前面方形大玻璃是腦門;左右兩個常亮的前燈是眼睛;下邊長方形車牌是嘴巴;兩個小小的轉向燈則是兩撇小胡子;裝快遞的地方就像它的“大肚腩”。

據觀察,這輛無人車行駛相當平穩,車速始終不超過30公里每小時,也就是每秒行進不足1米,實際行速往往更低。只有在較為空曠的道路,才會以接近每秒0.8米左右的速度“狂飆”。如果探測到方圓2米以內有行人或車輛進入,或者探測到前行道路前方20米左右被堵,無人車都會立即剎車。

記者采訪這天,這輛無人配送車停在了榮昌東街地鐵站東方隔路對望的北京經開隆盛產業園南邊,一位正坐在快遞車里翹首以待的快遞員接待了它。小哥掏出手機,在配送車顯示屏上掃瞄二維碼,輸入數字,確認身份后打開車門,取出快遞,繼續往產業園配送。

無人車則重新響起“無人車行駛中”的警示聲,轉動四只車輪,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快遞員小侯說,“無人配送車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快遞從區域站點運送到配送站點。平常我們送完一批就得回去再拉一批繼續送,一天要倒5個班次。有了它之后,可以不用回站點取件了,一趟可以送更多的貨件,提高了效率,收益也會多些。”

小侯還介紹了使用無人配送車的方法,先是通過手機預訂無人車,無人車裝件后自動選路啟程,提前與快遞員約定雙方接觸的時間和地點,然后快遞員確認身份取件即可。

此外,無人配送車也可以跳過快遞員,直接向收件人發件。在這種情況下,收件人選擇無人配送車給自己送件后,無人配送車會與收件人而不是快遞員聯系,收件人在按約定時間前往給定地點確認身份后直接取走自己的快遞。

針對無人配送車是否會取代快遞員的問題,小侯解釋,無人車像我手里的巴槍,或者是大家的手機,“對我來說是個非常得力的好幫手,讓我們的工作流程更便利。”

“不過,無人車還只是一個輔助性工具,我這個活,它就干不了。”他嘶啦一聲扯開膠帶,給攬件打包,然后繼續笑著說:“寄件稍微大一點、零碎一點,就只能手工操作。”

雖然目前無人配送車的使用仍有局限性,但參照無人出租車和無人接駁車“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無人配送車的前景讓人充滿期待。

“整車無人”載客近在眼前

在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十分常見。在榮昌東街地鐵站周圍各條道路上,都會不時駛過一輛側面印有“自動駕駛測試”或“無人化測試”字樣的無人駕駛汽車。這些無人駕駛汽車與其他有人駕駛的汽車“并駕齊驅”,如果沒有無人駕駛汽車的特定造型和表面圖案,已經很難將這兩類車區分出來。

北京經開區2020年9月宣布建設全球首個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一年后的2021年11月,啟動我國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當地市民就可以通過手機APP下單在北京經開區進行乘車體驗。百度的蘿卜快跑和小馬智行是北京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先行者,許多市民都已使用這兩者的無人駕駛汽車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經投入商用的無人駕駛網約車的駕駛位一般都會坐著一名安全員,用以應對突發情況。2023年2月,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稱,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整車無人”載客商業化試點。

與此同時,無人接駁車也正迎面而來。

2022年11月,北京市自駕辦發布了《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無人接駁車管理細則(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在國內率先允許無人接駁車開展道路測試等活動。2023年4月,打造出全球首個前裝量產自動駕駛小巴的文遠知行獲準在此開展無人接駁示范應用。

據文遠知行副總裁羅琳介紹,目前該公司在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投入了自動駕駛小巴和自動駕駛出租車、自動駕駛環衛車三款產品。與市面上一些后裝車型、有方向盤設計的自動駕駛小巴不同,文遠知行無人接駁車采用前裝量產、無駕駛艙以及全安全冗余設計,是全球首款支持全無人駕駛的、可大規模量產的自動駕駛小巴車型。文遠小巴有10座和8座兩個版本,最高時速可達40公里/小時,行駛起來平穩舒適,主要提供城市微循環公交服務。

文遠知行率先推出可量產的自動駕駛小巴,并在多個自動駕駛應用場景同時發力,也是當前北京經開區無人駕駛行業快速發展、激烈競爭的一個縮影。

2023年5月16日北京自駕辦發布的《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發展報告(2022)》顯示,示范區自動駕駛乘用車無人化和商業化,服務超134萬人次;實現末端配送新模式,無人配送服務超130萬單;打造零售服務新體驗,累計服務250萬余次;積極推動教育專線、機場接駁場景等創新應用落地,與公交車、公務車、快遞車、環衛車、社會車輛等實現小規模場景示范應用。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孔磊在今年1月介紹,經開區將推薦建設3.0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首先在亦莊新城選擇100平方公里進行建設,同時在今年適時的時候,會在北京的其他區域一共要建設500平方公里,讓更多的市民能夠體會到自動駕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