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吉,加油!放平心態,順利順利!”在普陀區曹楊第二中學考點門口,甘泉外國語中學高三語文老師沈夢給了學生小吉一個大大的擁抱,隨后輕輕地在他的背上拍了拍,笑著將他送進考場。同樣面露笑容的小吉走過安檢門還不忘回頭給沈老師招了招手,示意她不要太擔心。今年3月,小吉的媽媽突然病故,讓原本就只有媽媽、弟弟的三口之家塌了一個角,“是沈老師像媽媽給了我溫暖,讓我能在今天順利迎接人生第一場大考,也有勇氣面對未來。”
老師關心“不露聲色”
(資料圖片)
小吉的家庭條件并不算很好,但是,他一直以來性格都比較開朗。“尤其是,小吉媽媽一直都比較熱心腸,生前會在小區做一些公益。受她的影響,小吉雖然有點調皮,但很是懂事,從不生氣,在班中人緣也很不錯。”然而,臨近高考,小吉卻遇到家庭的重大變故。沈夢說:“盡管他在學校里并沒有怎么流露出太多的情緒,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一夜長大了,將悲傷埋在心里。”
沈夢說,知曉小吉家里的情況后,她和幾名任課老師都很著急。“男孩大了有自尊心,有困難也不愿說給他人聽。為了呵護他的自尊心,我們的關心盡量做到不露聲色。”為了安撫小吉的情緒,班主任沈夢和數學老師易彩艷每次上課前后都會“有意無意”地和小吉聊上幾句,聊聊學習,談談最近趣聞,也會叮囑他學科上有哪些短板需要強化復習。“我們不會刻意地觸及媽媽去世這件事,只有當他愿意說的時候才會疏導一下。同學的陪伴也讓他振奮起來,半數以上的同學都去小吉家看望過他,已經參加了春考的兩位同學更是每次回校都特意給小吉帶上一些好吃的。”
生活上的“難處”則全靠沈夢平時的細心觀察。春夏轉換,各種呼吸道疾病高發,沈夢發現小吉外出沒戴口罩防護。“一問才知道,他沒有口罩。于是,我就先把辦公室里的口罩存貨都給了他,又為他備了一些消毒凝露、防護用品。”在小吉眼中,沈夢就像她的微信頭像“哆啦A夢”一般,總能發現他細微的變化,也會“變”出各種必需品。
幫他定制生涯規劃
媽媽的離世讓原本家中親友較少的三口之家沒了支柱,只剩下小吉和才上高一的弟弟相互陪伴。平日里,遠房的姨婆時不時會過來看顧,但是,姨婆年紀也大了,時常也照顧不過來。學校在了解到小吉的家庭情況后,即刻為他作好了高考保障:為他安排了學校的住宿,減免了一日三餐的費用,讓他能夠安心學習迎考。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站,而后面的路或許還得靠他自己走下去。”易彩艷說,考慮到小吉的生活情況,學校為他提供了個別化的生涯輔導。“他的成績還算不錯,因此,我們最終達成了共識,爭取考中上海的本科院校,這樣一方面機會更多一些,省去了往返外省市的路費等生活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弟弟相互照應。”平日里,易彩艷時常給小吉“開小灶”,給他補習一下數學的薄弱環節。
學校“18歲成人禮”是畢業班高考前的傳統項目,每次都會邀請父母給各自即將成人的孩子寫一封信。“當時,恰逢小吉媽媽離世不久。為了避免他失落,我輾轉聯系到了小吉的姨婆,委托她給小吉寫了一封信。”沈夢在給畢業班學生的成長贈語中,也特別鼓勵小吉:人生的陰霾終將散去,勇往直前的努力會克服一切困難。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