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網訊 今年以來,為讓更多的困難群眾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廣德市通過建立和完善“望聞問切”社會救助主動發現機制,進一步實施“精準救助”,實現困有所幫、難有所助,推進社會救助更加精準全面。
依托大數據“望”民生。該市動態更新低收入人口數據庫,建立低保邊緣及低收入人群臺賬,并進行動態管理、監測和幫扶。建立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加強部門間數據比對,常態化與人社部門失業信息、醫保部門醫療救助信息、應急部門受災群眾信息、殘聯殘疾人信息進行數據比對,做好動態監測,實現應保盡保。
依托網格化“聞”民聲。該市充分發揮村級社會救助協理員作用,廣泛吸納網格員、熱心群眾、志愿者等基層民眾組建社會救助主動發現信息員隊伍,動員引導社會各界積極通過“皖救一點通”預警欄目、“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等渠道報送群眾遇困信息。聯合其他部門做好救助幫扶,為低收入人口提供基本生活、醫療、住房、教育、就業等多種救助,支持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幫扶和提供專業服務。
依托鐵腳板“問”民情。廣德市建立完善定期走訪探視工作制度,采取實地上門、電話聯系、視頻連線等方式,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支出型困難家庭等低收入人口定期走訪探視,對遭遇突發事件的困難群眾及時進行走訪探視,第一時間掌握有關困難群眾遇困信息。開展網上救助信息巡查工作,指導各鄉鎮、街道密切關注本轄區居民在水滴籌、愛心籌、輕松籌等個人求助服務平臺上發布的求助信息,主動對接求助人,及時掌握核實群眾遇困信息。
依托優服務“切”民需。該市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急難社會救助,做好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有機銜接,推進縣鄉村三級“救急難”工作,完成137個村社區“救急難”互助社備案工作,發揮慈善組織、愛心企業、志愿服務組織、社工服務機構的作用,向困難群眾提供心理疏導、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幫扶服務。建立對群眾提出救助申請的幫辦代辦機制,針對兒童、高齡老人、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群體,或者困難群眾提出要求的,為其提供救助申請幫辦代辦服務。(曹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