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山西臨汾云丘山景區迎來一年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季節。海拔1629米的玉皇頂上,山桃與連翹織就的粉白花海漫過山脊;千米之下的塔爾坡古村,石拱窯洞前新柳抽芽,炊煙與山嵐在晨光中交織成水墨畫卷。
當游客王先生赤足踏入云棲山林溫泉時,泉水中漂浮的花瓣正隨氤氳水汽舒展身姿——這個瞬間,恰是云丘山景區康養密碼的最佳注解:在這里,300萬歲的冰川、2500年的古村與現代康養理念相遇,一場關于自然、文化與身心健康的深度對話正在上演。
在國家“健康中國2030”戰略與老齡化加速的雙重語境下,康養旅游正經歷從“概念”到“剛需”的質變。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康養旅游市場規模已達9100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萬億元大關。
文化和旅游部發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明確表示“發展康養旅游,推動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建設。”
落地到地方政府,山西省發布了系列相關政策:
《關于支持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康養產業戰略地位,推動全產業鏈發展;
《關于支持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強調文旅與康養結合,打造特色文旅目的地;
《激勵文旅康養市場主體倍增的若干措施》表示通過財政、土地等政策扶持市場主體;
《臨汾市“十四五”文化旅游會展康養產業發展規劃》直接指出,“未來5年聚焦康養度假等方向,打造‘文化強市,旅游強市’,形成臨汾特色樣板。”
云丘山屬地鄉寧縣,則以“山鄉寧靜,康養福地”為核心理念,持續推進文旅康養公共服務設施提質,覆蓋景區、鄉村、社區三級網絡,并編制《鄉寧縣全域旅游規劃(修編)》及《鄉寧文旅康養產業融合發展規劃》,明確產業空間布局與實施路徑。通過?生態筑基、文化賦能、產業協同?,鄉寧縣正構建全域覆蓋、全齡服務的康養旅游體系,成為山西省踐行“十四五”文旅規劃的示范標桿。
從市場需求、國家戰略支持到地方實踐,康養文旅產業獲得了多層次支撐,助力其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發展,成為地方經濟新增長極。
在這場萬億市場的競逐中,作為華夏鄉土文化地理標志和中華農耕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的云丘山景區憑借“雙重門禁”構建起難以復制的競爭壁壘:
1、自然稟賦的造物奇跡
云丘山景區坐擁世界上罕見的超大冰洞群,已探明發現14個冰洞群。據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研究所、研究員陳詩才教授考證,冰洞群形成于第四紀冰川期,距今已有300多萬年的歷史。目前正式對外開放的1號冰洞群,由11個洞腔組成,洞內總長199米,最寬處有12米,最高有15米。洞體四壁結冰,冰柱、冰筍、冰鐘乳、冰石花以及其他冰晶景觀結構遍布整個空間,大大小小的冰凌、冰瀑晶瑩剔透,在五彩燈光的映照下如夢如幻,宛如冰雪的童話世界。
圖源:云丘山景區
與之呼應的是森林覆蓋率89%的云丘山景區,每立方厘米空氣含負氧離子7000個,是世衛組織定義“清新空氣”標準的數倍。2022年,中國氣象局授予云丘山景區“中國天然氧吧”稱號。清晨漫步山間,松針的清香裹挾著濕潤的水霧沁入鼻腔,仿佛給肺部做了一場深度SPA。
圖源:云丘山景區
與此同時,山中富含多種礦物質的溫泉資源也為身體SPA創造了優渥條件。云丘山景區溫泉水溫適中,含有鐵、碘、硒等20多種微量元素,在舒緩肌肉疲勞、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身體免疫力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比如,氟元素可殺菌消毒、安神解乏,對風濕性疾病患者而言,泡溫泉能有效緩解關節疼痛、減輕炎癥;硒元素在抗氧化、抗癌、美容抗衰等方面功效顯著,能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細胞衰老,讓肌膚保持年輕態。
2、文化基因的現代表達
云丘山景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有“北云丘、南武當”之盛譽,是中國鄉土文化地理標志,為康養融入獨特精神內涵。
云丘山的兩個高峰——玉皇頂和祖師頂分別供奉著玉皇大帝和真武大帝,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意義。云丘山景區還保存了11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村落,構成了晉南地區罕見的窯洞古村落群。其中,塔爾坡古村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被稱為“千年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眾多道觀和歷史遺跡見證歲月流轉,游客欣賞古建筑之美的同時,受道家“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等思想熏陶,心靈得到寧靜滋養。這種精神康養有助于緩解現代生活中的焦慮和壓力,促進心理健康,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圖源:云丘山景區
2025年五一假期,山西臨汾云丘山景區再次刷新紀錄:日均接待游客突破2萬人次,其中70%為家庭客群,90后占比同比提升27%。在OTA平臺搜索關鍵詞中,“森林氧吧”“溫泉療愈”“非遺研學”成為高頻詞。游客李女士在評論區寫道:“在康家坪古村住了一晚窯洞民宿,喝著山泉水煮的流蘇茶,連呼吸都變得順暢了。”這種以康養為核心訴求的消費趨勢,折射出中國旅游市場的深刻變革。
在云丘山景區,康養不再停留于概念層面,而是通過精密設計的體驗系統,重塑現代人的感官秩序,在一呼一吸間收獲自然能量。
圖源:云丘山景區
視覺享受:從景觀消費到沉浸式療愈
作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云丘山風景十分秀麗,素有“姑射最秀峰巔,河汾第一名勝”的美譽。崇山、險峰、奇石、飛瀑、溝塹、清泉、溪流應有盡有,給游客最大的視覺享受。
除了擁有美麗自然景觀外,云丘山還承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相傳,這里是伏羲女媧繁育華夏子孫的地方,羲和觀天測地在此訂立二十四節氣,后稷在此傳承農耕技藝,中原農耕文明由斯肇始。悠久的歷史也使得其道教文化興盛,是全真教龍門派開山祖庭。廟宇洞觀為數眾多,儒釋道三教濟濟一堂,無數善男信女到此朝拜。游客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實現身心全面調養。
云丘山的地方文化也別具特色,婚俗表演、皮影戲、鐵藝、花饃、植物染…這些當地的特色民俗,經過數千年的傳承,直至今日,依然散發著炙熱的溫度和蓬勃生機。
圖源:云丘山景區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和文化,中和文化源于中和節,而中和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確定于唐朝貞元五年(公元789年),興盛于唐朝。在這1200多年間,唯有在云丘山這片土地上,中和節的傳統被完整保留傳承下來。2011年5月23日,云丘山中和節經國務院批準,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聽覺療愈:聲音作為無形藥劑
云丘山景區生態環境優越,是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其中,高覆蓋率的森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吸收環境中的噪音。同時云丘山的風聲、鳥啼、蟲鳴、水流這些可聽范圍在20-20000Hz的“白噪音”,對減緩失眠癥狀、集中注意力起到顯著功效。
嗅覺盛宴:氣味的情緒魔法
此外,云丘山景區還是一個宜人的養生勝地。這里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的負氧離子,可以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同時還有自然清香和草木果實的香氣彌漫其中,能夠有效平復情緒、舒緩壓力,使人保持愉悅的心情。“中國天然氧吧”的稱號實至名歸。
圖源:云丘山景區
作為國家氣候標志品牌之一,云丘山成功創建的背后,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懈努力打造綠色生態康養旅游目的地的結果。這也是國家對于云丘山的旅游氣候及生態環境質量認可。據了解,天然氧吧是指自然條件下形成的氧吧,多指植被茂密、氧氣含量大的地方。而成為“中國天然氧吧”則需達到負氧離子含量較高、空氣質量較好、氣候環境優越、設施配套完善等條件,是非常適宜旅游、休閑、養生、研學的地區。
觸覺重構:材質與身體的對話
康家坪民宿建筑保留明清古民居風貌,窯洞融合多種傳統樣式,堪稱山西古民居的活化石。改造后的古民居既保留古樸韻味,又兼顧現代舒適。像土屋(放泥洋房)采用當地黏土和秸稈搭建,遵循自然建筑理念,冬暖夏涼,讓游客與自然緊密相連,緩解焦慮、放松身心,符合大健康的自然療法和心理舒緩理念。
康和院充滿晉南風情,通過農耕文化布置和當地原木家具,傳遞濃厚文化溫度。步入其中,喜慶剪紙、傳統農具裝飾,讓人仿佛穿越回過去,體驗和諧樸實的農村生活。這滿足了游客對傳統建筑的懷念與體驗,從居住層面開啟康養之旅,為之提供遠離喧囂、回歸本真的心理慰藉,有益身心健康。
圖源:云丘山景區
溫泉康養是康家坪的一大特色。云棲山林秘境溫泉水源于云丘山地表下層,富含20多種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及礦物質,達到飲用水標準,屬于優質珍稀溫泉。溫泉分為室內和戶外泡池區,室內泡池根據季節調配中藥養生藥方,春季養肝、夏季祛濕、秋季潤肺、冬季補腎,為游客提供個性化養生體驗。
戶外泡池巧妙利用自然環境,或依樹而建,或隱于花叢,游客泡湯時能沐浴陽光、聞花香,充分放松身心。此外,3個獨立的VIP私湯包間提供專屬服務,滿足高端康養需求,讓游客盡享尊貴舒適。
味覺革命:藥食同源的東方智慧
山珍院的養生火鍋結合云丘山道教文化與中醫養生理念,根據人體特性研發,食材均取自本地,綠色無污染,搭配營養清湯鍋底和黨參、黃芪等食用藥材,既添湯鮮味又能調理身體,讓游客品嘗美食的同時達到養生保健目的。肉類則取自當地散養在山野中的黑豬....這里還有各種山珍野菜、粗糧制作的特色菜品,滿足不同游客飲食需求。
圖源:云丘山景區
八寶食府還將“藥食同源”理念與現代營養科學融合,打造特色養生餐飲。食材均來自云丘山原谷希望農場有機種植基地和周邊自然山林,蔬菜現摘現做,菌菇山珍應季采收,禽畜自然放養,保證純天然品質。烹飪堅持健康至上原則,少油少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營養與本味,讓游客在享受美味的同時獲得健康滋養,體驗真正的食療養生。
云丘山景區不僅以有機食材聞名,更孕育著一種珍稀的藥用植物——翅果油樹。這種中國特有的古生物植物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后殘存的孑遺物種,全球僅存于北緯35°-38°的山西呂梁山系云丘山一帶原始森林中。其生存習性極為獨特:僅能在海拔800-1500米、遠離污染的深山幽谷中生長,若海拔低于500米或環境受污染,則會出現“只開花不結果”的奇特現象。
圖源:云丘山景區
得益于云丘山北緯35°-38°的黃金緯度、800-1300米的海拔落差,以及富含礦物質的天然土壤和山泉灌溉,這里的翅果油樹形成了獨特的生態優勢。其果實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8%)、天然維生素E(1558mg/100g)及“翅果素”等活性成分,其中α-亞麻酸與亞油酸的1:7黃金配比,接近母乳營養結構,更易被人體吸收。這種“天然母乳”般的油脂具有多重健康價值:通過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力,所含的植物甾醇和黃酮類化合物可改善心血管功能,而豐富的硒、鍶等微量元素則能促進新陳代謝。
歷史上,翅果油樹早在春秋時期就被云丘山先民發現其養生功效,唐代成為宮廷貢品,明代更成為抵御瘟疫的“神藥”。如今,這片“刀砍不死,雷劈不倒”的生態瑰寶(樹齡最長達600年),在云丘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中生生不息,其果實榨取的翅果油因稀缺性和獨特營養價值,被譽為“比冬蟲夏草更珍稀”的養生圣品。
有機雜糧、黑豬肉、藥膳湯鍋、翅果油等構建了獨屬于云丘山景區的“舌尖上養生哲學”,為其深化大健康產業布局提供先天優勢。
不止于康養旅游產品,云丘山景區的康養敘事,本質上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旅游內容革命,迎合消費市場需求積極發展文旅融合項目。
云丘山越野賽自2018年起已成功舉辦五屆,并于2023年加入UTMB世界系列賽,吸引了來自全國27個省及15個國家及地區的參賽選手。云丘山滑雪場是晉南地區最大的晝夜開放滑雪場,夜場滑雪體驗獨特。云丘山朵拉萌寵樂園和希望農場也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互動體驗。
此外,云丘山全年舉辦各種精彩活動,包括中和節、花朝節、研學季、音樂節、柿柿如意紅葉節、民俗年等。中和節是云丘山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歷二月十五舉行,吸引了方圓百里的老百姓前來朝山拜頂,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夏日嗨玩節暨云丘研學季則為游客提供了親手體驗傳統文化的機會,如繪制臉譜、制作花饃、豆腐和植物染手帕等。云丘山音樂節已連續舉辦多年,吸引了超過10萬樂迷與游客參與,現場設有炫彩舞臺,營造出震撼炫酷的視聽盛宴。柿柿如意紅葉節則在每年霜降時節舉行,展示了云丘山秋日里最美的景色。每年的農歷新年,云丘山都會舉辦民俗年相關活動,以山西地方民俗為基礎,策劃系列具有年味的互動活動。
線下豐富活動體驗,線上持續內容營銷,不斷提升云丘山景區在旅游市場的聲量。再疊加不斷拓寬的營銷渠道和對各大新媒體平臺的靈活運用,景區曝光量和知名度獲得了極大的提升。邁點研究院數據監測平臺顯示,自2023年4月開始,云丘山景區的MBI指數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全省排名持續增長,景區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
知名度的持續提升為云丘山景區康養實踐帶來的不止是流量,還有生態價值。通過有機農場、非遺工坊等全產業鏈賦能,云丘山景區真正實現“文化活化”與“鄉村振興”的雙贏。以養生餐飲為例,“云丘紅”有機小麥等有機食材備受游客歡迎,成功實現農業價值轉化。
通過“企業有利潤、村民有利益、村委有效益”的三有定位,云丘山景區早已成功孕育出了“農文旅融合、村企共建”的“云丘模式”。這一套模式不僅提升了云丘山景區的人居環境,發展鄉村旅游,同時也推進了村企共建、村景融合,以鄉村旅游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云丘山景區的實踐印證著中國康養產業的進化邏輯。在政策層面,契合《山西省“十四五”文旅康養發展規劃》提出的“打造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戰略,景區率先完成從觀光經濟到體驗經濟的轉型。
在行業層面,云丘山景區從冰洞經濟、古村活化和溫泉深化等方面為山岳型景區提供“康養+”解決方案,深度布局大健康產業。
以冰洞經濟為例,云丘山近景區可通過冰川冥想等沉浸式項目,破解同質化困局。在古村活化上,云丘山景區通過非遺工坊、民宿集群實現文化變現,有效延長游客停留時長。這在康家坪民宿獲得了具象化的表達。
以傳統觀光景區為基礎,康家坪民宿深度挖掘自身優勢,整合創新建筑、溫泉、飲食、配套設施等多方面,成功實現了向綜合度假康養的轉變。它為游客提供集休閑、養生、文化體驗于一體的旅游產品,完美融合了大健康理念,成為云丘山康養產業的一張亮麗名片。
圖源:云丘山景區
從“靠山吃山”到“養山護山”,云丘山景區的蛻變不僅是旅游產品的迭代,更是發展理念的革新。正如云丘山景區負責人所言:“我們販賣的不是風景,而是治愈現代人的生活處方。”
在這片300萬年冰川與2500年古村交融的土地上,一場傳統景區的集體康養突圍戰正在展開——云丘山以“五感療愈”重新定義康養邊界,發展大健康產業。它不間斷的探索進一步證明了康養旅游的轉型不在于“更大規模開發”,而在于“更精準的價值挖掘”,以“療愈經濟”重構山岳旅游的價值鏈,成為國家大健康產業中極其重要的一環。
這一模式不僅為山西文旅轉型提供范本,更揭示了中國旅游市場從“觀光時代”向“心智時代”躍遷的深層邏輯。當越來越多的景區開始書寫自己的“康養故事”,中國文旅終將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抵達“詩與遠方”,回復中國人對生命本質和美好生活的千年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