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4月20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就《關于加強新型電力系統穩定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提出,科學安排儲能建設,按需建設儲能。根據電力系統需求,統籌各類調節資源建設,因地制宜推動各類型、多元化儲能科學配置,形成多時間尺度、多應用場景的電力調節能力,更好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靈活運行,改善新能源出力特性和負荷特性,支撐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有序建設抽水蓄能。有序推進具備條件的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探索常規水電改抽水蓄能和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技術應用,新建抽水蓄能機組應具備調相功能。積極推進新型儲能建設。充分發揮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氫儲能、熱(冷)儲能等各類新型儲能的優勢,探索儲能融合發展新場景,提升電力系統安全保障水平和系統綜合效率。
攻關新型電力系統穩定基礎理論。深入研究新型儲能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支撐作用,加快建立完善各類靈活調節性資源規劃設計理論。
提升系統特性分析能力。在電力系統各環節深入開展仿真分析,研究標準化仿真模型,推動新能源發電機組參數開放共享,對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接入電網開展電磁暫態仿真校核,建立集中式新能源、新型儲能、直流等詳細仿真模型,開展含分布式電源的綜合負荷模型建模。加強電力系統穩定特性分析。
加快重大電工裝備研制。推動新型儲能技術向高安全、高效率、主動支撐方向發展。
構建穩定技術標準體系。建立健全以《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電力系統技術導則》《電網運行準則》為核心的穩定技術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在引領技術發展、規范技術要求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續完善穩定技術標準體系。完善新能源并網技術標準,提高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頻率電壓耐受能力和支撐調節能力;建立新型儲能、虛擬電廠、分布式智能電網等新型并網主體的涉網技術標準;完善新型電力系統供需平衡、安全穩定分析與控制保護標準體系;開展黑啟動及系統恢復、網絡安全等電力安全標準研制;引領新形勢下電力系統穩定相關國際標準制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