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3年年一季度,中國外貿出口逐月向好,實現良好開局。其中,有外貿“新三樣”之稱的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表現亮眼,一季度合計出口增長66.9%,同比增量超過1000億元,拉高了出口整體增速2個百分點。
“新三樣”中,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速領先。2023年一季度,電動載人汽車出口647.5億元,增長了122.3%,占中國汽車出口的比重提升5.1個百分點,達到43.9%。
鋰電池出口同樣火熱,在國外電動汽車和儲能市場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一季度中國鋰電池出口1097.9億元,增速達到94.3%。
太陽能電池已成為中國外貿出口的一張新名片。正在舉辦的第133屆廣交會上,各家太陽能電池企業無不收獲滿滿,迎來一批批歐洲、北美等地的采購商。一季度中國太陽能電池出口突破900億元,增長23.6%
作為增長新動能,‘新三樣’產品體現了中國出口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也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了中國的積極貢獻。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以及對可持續發展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新能源產業逐漸成為全球熱點。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產品逐漸在國內外市場嶄露頭角。同時,中國持續擴大開放的政策也為“新三樣”出口的高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打鐵還需自身硬,“新三樣”出口旺的背后是中國相關產業的綜合實力不斷提高。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這一領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高額研發投入下,電動載人汽車的關鍵技術不斷進步、取得突破,成本持續降低、更有競爭力。同時,中國擁有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能夠滿足“新三樣”生產所需的各種原材料和零部件,推動這三類產業快速上規模、上水平。一季度,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等經營主體出口“新三樣”都實現了快速增長,其中民營企業占“新三樣”出口總值的65.4%,高于民營企業占出口總體的比重。
國際市場對‘新三樣’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可以提供具有競爭力的高品質產品,同時中國已經連續6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國之一,成為許多國家的主要供應商。
在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面,“新三樣”的出口表明中國的相關產業已經能夠在全球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這也表明中國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傳統的低端加工制造向高端制造和服務業轉變,實現了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