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為搶占歐洲鋰電市場,璞泰來計劃在瑞典投建規模龐大的負極材料工廠。
5月4日晚,璞泰來發布公告,隨著公司下游客戶紛紛在歐洲等海外市場布局鋰離子電池產能,公司現有的歐洲客戶訂單需求明確,為更好的就地服務歐洲當地客戶,經與意向客戶初步溝通訂單和產能需求后,公司確定擬在海外投建負極材料生產研發基地。
公告顯示,經過璞泰來多次考察、調研和多方比較,擬先試先行,通過全資子公司璞泰來(新加坡)有限責任公司在瑞典投資設立紫宸科技(瑞典)有限責任公司,并開展瑞典10萬噸鋰離子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研發基地的建設工作。預計2025年具備5萬噸負極材料產能,預計2026年底或2027年初具備10萬噸負極材料產能(最終以實際建設情況為準)。
據悉,該項目投資金額不超過157億瑞典克朗(約105億元人民幣),其中計劃以自有資金出資約30%,計劃項目貸款融資規模約70%,前期與境內外銀行等金融機構已做了初步融資安排。
璞泰來指出,公司本次投建負極材料生產研發基地將進一步完善公司海外產能布局,能夠有效滿足下游客戶供應鏈管理及訂單需求,有利于公司在深度綁定下游客戶的同時獲取長期穩定的海外業務發展機遇,同時利用更多國際化人才提升公司研發實力,對進一步鞏固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和中國負極產業的全球領先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顯示,璞泰來專注于新能源電池關鍵材料及自動化裝備領域,目前公司已構建負極材料及石墨化、膜材料與涂覆、自動化裝備三大事業部管理架構。
在負極材料及石墨化業務方面,截至2022年年底,璞泰來已經形成年產15萬噸以上的負極材料有效產能,其中包括11萬噸石墨化加工及10萬噸碳化加工配套產能。目前,四川紫宸一期10萬噸一體化負極項目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陸續進入設備安裝和調試階段,預計2023年下半年投產。
此外,今年2月份,璞泰來旗下四川紫宸科技有限公司負極和石墨一體化項目(二期)也迎來開工。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項目與前期建設的年產負極材料10萬噸生產裝置(不含石墨化)配套,形成年產10萬噸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建設項目。
業績方面,2022年度,璞泰來實現營業收入154.64億元,同比增長71.9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04億元,同比增長77.53%。2023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99億元,同比增長18.1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2億元,同比增長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