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播報:平心而論丨秉持向實向上,自會頻頻上榜

2023-05-31 18:26:21來源: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沐刃

長沙又上榜了,而且是“一日雙喜”。

5月30日,“2023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發布,“在本次上榜的15座新一線城市中,長沙位列第8,比上年度躍升2個名次”;同日,“智能制造發展指數(區域)暨2022年度智能制造城市二十強”名單在京發布,長沙入圍(均據5月31日《長沙晚報》頭版報道)。


(相關資料圖)

在筆者印象里,這幾年,頻頻上榜對于長沙來說幾乎已成“習慣”。根據大致梳理,僅今年3月中旬以來,長沙已把“2022年GDP百強城市”“全國十大熱門旅游城市”“中國美好生活城市之十大旅游向往之城”“中國人才吸引力10強城市”等榮譽稱號收入囊中。

一座中部省會城市,不靠江不臨海,憑什么如此傲嬌?筆者以為,最重要的一點或許在于,長沙始終保持著一種天天向上的力量。

這力量,是咬住發展不放松的愿力與定力。

這座城市的人們,秉持著一個共識:始終把發展放在首位,特別善于看見未來,并在擁抱未來中走向未來,不務虛功,只求實效。

無論是智能制造、智慧駕駛、智能安全,還是產業鏈、軟件業、區塊鏈;無論是三年造綠大行動、湘江禁漁和生態治理,還是創新城市建設理念……在主政者和星城市民心中,一切為了品質之城、實力之城,城市也一直在變美、變精致、變得更有魅力,變成如今全國人民樂于前來打卡的網紅城市。

這力量,也來源于勇于創新的動力與合力。

近年來,長沙以建設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為引領,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這些話聽起來似乎有點虛,可作為省會拿出的戰略、制定的舉措、取得的成效,都是實打實的。

譬如,重點推進岳麓山實驗室、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湘江實驗室、芙蓉實驗室四大省級實驗室建設,著力培育種業、工業“五基”、先進計算與人工智能、精準醫學領域的國家級創新平臺;計算與數字經濟、半導體技術與應用等五家創新研究院全部實體化運行。

政策驅動,各方協力,成效漸顯。2022年,長沙實施“揭榜掛帥”重大科技項目10個、重大專項項目61個,攻克關鍵技術120項。通過技術攻關,培育了多項標志性成果。天河三號超級計算機、超級雜交稻、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等成果全球領先……全市正在以智能裝備、智能汽車、智能終端、先進計算、先進儲能、功率芯片為主攻方向,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要讓人們一說起長沙,就想到創新;一看到創新,就想到長沙。”此話可謂不虛,未來當更有底氣。

這力量,根植于一種無法抑制的活力與魅力。

城市發展靠人,創新渴求人才。是的,有人才有活力。近年來,長沙一直求才若渴,前有“人才新政22條”,近有人才政策“升級版45條”。筆者記得最近的一條熱聞:長沙排名“2022年人口增長最多的10個城市”首位,這應該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活力長沙對全省各地市甚至外省青年才俊的吸引力比較大。而“青春長沙”這張城市名片,早已享譽中外。

長沙也一直注重塑造宜居城市的魅力:打造宜居環境,注重生態環保,房價比較友好。今年“五一”檔上映的電影 《長沙夜生活》,不就是其魅力的“集束式”推送與藝術呈現?

電影源于生活,也折射城市居民的生活。至于生活是否美好,日子是否幸福,“發言權始終在市民手中,閱卷人永遠是人民群眾”。

保持眼光“向下”(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拼搏姿態向實,追求天天向上,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長沙還會贏得更多的榮譽,摘取更多的桂冠。

最新資訊

股票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