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九派新聞評論員文和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 江西南昌某中學學生被班主任勒令棄考 " 這一消息,已經被官方通報證明:基本屬實,將追究相關人責任。
為什么不讓考?孩子擋了誰的道?
據學生家長稱,班主任疑似在中考前對孩子說:" 不要報中考,我們照樣給你畢業證,你報了的話,考到 290 多分才發給你畢業證,如果沒考到的話,那就等下個學期再來考一次,考到 290 分為止,再給你們畢業證。"
乍一聽,不考能畢業,考了反而不能畢業,屬實荒誕。搞出這樣的荒唐事,就為了千方百計阻撓孩子去考個試?孩子的中考分數是擋了涉事教師乃至校方的道嗎?考不到 290 分給他們丟臉了,影響他們升職發財了?以至于動起旁門左道的心思,直接阻攔學生中考?
檢索過往新聞,因中考成績不夠而被校方告知無法取得初中畢業證的案例并不鮮見。在一些咨詢頁面中,仍能看到不少家長惴惴不安在詢問," 這是否是統一政策?"" 沒有參加中考、沒有畢業證,可以上什么學校?" 但這一次的事態似乎更為嚴重,因為直接指向了教師逼迫學生放棄中考。
初中畢業證的獲取,確實可能與中考分數掛鉤。中考,有其作為初中學業考試的一面,中考各科成績均合格者,可獲得初中畢業證書。未合格的學科則需要補考。這么說來,莫非涉事教師真的是好心,說的是實話:只有考到 290 多分各科均及格為止,才能發放畢業證?然而,這一邏輯仍然經不起推敲。如果嚴格執行這一標準,考試不合格者自然不能獲得畢業證,那根本不參加中考的學生又怎么可能獲得畢業證?
涉事教師乃至校方在這件事上表現出的 " 雙重標準 ",暴露了問題的實質。
據潮新聞報道,就 " 今年中考考不到 290 分,就拿不到畢業證?" 這一問題,南昌市考試院工作人員明確表示,什么情況下可以拿到畢業證,還是要看學校的情況," 這個要問學校。"
2019 年,同樣還是江西,家長反映:校長說這次中考分數低于 340 分的,需要進行補考,如果不參加補考,不發初中畢業證。我想問一下:這是教育局統一的政策嗎?在問政中,當地教育局答復:中考成績低于 340 分以下需進行補考并非區教體局統一安排,現已責成該校在 8 月 10 日前將畢業證發放到所有學生手中。
發,還是不發?嚴,還是松?過往案例、官方答復都表明," 最終解釋權 " 這一大權仍然握在學校自己的手中。
只是,無論是嚴是松,有理有據即可,但最起碼要做到的就是公正。許諾給不參加考試的學生畢業證,卻拒絕以同樣的標準對待考不到 290 分的學生——這就是濫用權力。
更不用說,在不對稱的信息獲知面前,一切看似建議的實際上等同于變相威脅,一切看似推薦的實際上等同于逼迫。" 不要報中考,我們照樣給你畢業證,你報了的話,考到 290 多分才發給你畢業證 " 看似是二選一,實際上是沒得選。為什么孩子不敢抗議不敢拒絕甚至不敢與家長商量?因為他們以為自己沒得選。
手握信息差卻用來蒙蔽孩子,這樣的育人者是可悲的。在這樣的教師眼中," 升學率、平均分 " 這些東西已經高于一個孩子爭取改變命運的機會。
此事之后,追究相關人責任很重要,更重要的,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已經認識到了,那就是 " 引導全市中小學校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必須舉一反三,必須引以為戒,必須確保每一個教書育人者,不會再在 " 升學率、平均分 " 等數據的蠱惑之下,良心變質、初心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