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桃浦全力打造“五宜”15分鐘社區生活圈

2023-08-21 18:12:02來源:東方網

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圈”,圈出美好幸福生活。普陀區桃浦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生活圈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美麗桃浦、美好生活”建設目標,豐富完善教育、文化、醫療、養老、休閑及就業創業等服務功能,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

規劃引領區域系統實踐。配合普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高水平整體推進區級規劃,聚焦群眾需求,注重因地制宜、按需定項;做足空間文章,突出“小空間大集聚、小平臺大創新、小載體大服務”的理念。通過全面打造“1+4+N”空間模式?(“1”是指功能整合、空間復合的一站式社區綜合服務中心,“4”是指?4?個網格化片區管理中心,“N”是指靈活散點布局的小體量、多功能服務設施或場所),以點帶面打通服務居民“最后一公里”,讓居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社區多元化、常態化的“零距離”服務。


【資料圖】

實現供給需求精準對接。從設施配置(供)和居民需求(需)兩方面細致梳理現狀缺口,找準工作切入點。在供給方面,根據鎮域現狀、單元規劃和標準指引,摸清底數、識別設施缺口;在需求方面,充分運用人民建議征集等機制,依托社區規劃師專業力量,通過調查問卷、座談調研、實地走訪等方式全面掌握群眾評價及需求、期待及建議,切實把居民的“需求清單”轉化為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項目清單”。

匯聚建“圈”多元力量。堅持黨建引領,依托紅色議事廳、黨群服務站等紅色陣地,凝聚社會力量,實踐自下而上、自治共治的社區建設理念,探索總結出具有桃浦特色的“六共三化”建“圈”模式(通過共創治理機制、共商社區需求、共繪規劃藍圖、共建社區生活圈、共評治理成效、共享優質服務的工作模式,實現社區生活圈建設項目化、治理智慧化、服務便民化),有效推動規劃藍圖變為生活美景,使城區顏值、內涵品位實現了“相得益彰”,服務功能、資源利用實現了“深度融合”。

為進一步優化“15分鐘社區生活圈”布局,桃浦鎮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用好每一寸空間,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差異化打造科創聚集圈、養老服務圈、綠色生態圈、社區文化圈、綜合服務圈,突出產城融合下的多功能集聚,為地區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生活圈+科創”激發創新動能。聚焦“上海中心城區轉型升級示范區、上海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目標定位,主動融入“中華武數”科創布局,著力構筑創新發展新空間。瞄準高質量創新發展的“靶心”和企業需求的“核心”,發揮區域內同濟大學醫學院、中電科50所、航天十院等科研院校作用,著力提高區域創新策源、創新轉化、創新協同和創新溢出功能。建強“家門口”科普教育陣地,濃厚創新發展氛圍,讓創新要素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核爆點”。

“生活圈+民生”展現城區溫度。實施“宜居桃浦專項行動”,加快推進老舊小區綜合修繕、舊住房成套改造和消防設施改造,開展社區微更新,綜合施策提升老舊小區整體品質。桃浦鎮正通過海棠苑小區綜合修繕,打造“修繕+梯”新模式,力爭實現全區首個成規模、全覆蓋加裝電梯居民小區的目標。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在調查研究中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東風橋美化亮化工程,真正實現“為民建橋”。

聚焦“一老一小”,持續深化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和托幼供給,進一步優化“3+10”片區服務功能,積極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新增日間照料中心、老年助餐點和“寶寶屋”,啟動北部網格片區建設,讓居民群眾在家門口享受高質量的公共服務。推動桃浦鎮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以及櫻花苑創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為居民提供便捷、普惠、優質的托育服務。

“生活圈+生態”帶動城區活力。桃浦有著中心城區最大的城市“綠肺”,水清、岸綠、景美已然成為桃浦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目前,桃浦中央綠地北三塊建成開放,二期形態基本呈現,上海市環城生態公園帶首批啟動改造的春光公園也部分建成使用,普陀區首個近零碳公園,李子園公園也即將對外開放。一批“小而美”的城區綠色小品和轉角公園相繼建成。今后,還將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推進生態空間規劃建設,努力實現居民“推窗見綠、出門進園”,切實提升居民擇林而棲、臨水而動的幸福感、獲得感。

“生活圈+文體”彰顯城市魅力。著力打造以“中心-片區-居村”三級公共文體服務格局為核心的15分鐘文體服務圈。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加大在片區配送“惠享”公共文化項目,豐富拓展多層次文體服務資源,深化各網格片區社區書院品牌建設,引流市、區級科普教育資源落地社區,提升公共文體服務供給層級,針對不同受眾群體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的公共文體服務項目,在各網格片區提供“藝享”文化活動共享空間。

目前,位于桃浦中央綠地南二塊的國金體育冰上運動俱樂部、國金籃球館已正式對外開放,呈現“一核、一帶、雙翼、六區”功能結構,成為構建滿足全齡段運動需求的數十個主題運動場所,有力助推產城融合疊加賦能。

“生活圈+配套”提升便民服務。打造以“家門口、煙火氣、慢生活”為特點的城市街區,讓“小食小吃”“小修小補”規范有序貼近百姓生活。開展菜市場改建提升,例如把真南市場改建形成?TAO?愛吧生活體驗館,定期舉辦“左鄰右里靠譜生活節”,吸納區域化黨建成員單位的各項資源下沉各片區,將相關職能部門的最新政策、便民服務融入社區工作中,既為居民提供琳瑯滿目的商品,又融入縫補、配鑰匙等服務,讓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接地氣的傳統服務。

下一步,桃浦鎮將始終秉承“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用最優的供給服務人民、營造最佳的環境來成就人民”的理念,集全鎮之力建好?“15?分鐘社區生活圈”,努力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愿景圖”變為身邊可見的“實景畫”,激蕩起承載著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的“幸福漣漪”。

最新資訊

股票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