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劉琪莎
圖 / 羊城晚報資料圖
2019 冠狀病毒病(COVID-19)是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 2(SARS-CoV-2)引起的一種傳染病。繼 SARS-CoV-2 的阿爾法(Alpha)、貝塔(Beta)、伽馬(Gamma)和德爾塔(Delta)變異株之后,奧密克戎(Omicron)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免疫逃逸能力強及毒力弱的特征。
在 Omicron BA.5.2 變異株流行期間,我國兒童和青少年感染新冠肺炎病例數急劇增多,而關于新冠病毒感染兒童的臨床特征卻鮮有報道。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于海生團隊(傳染病研究所)和朱煒春團隊(兒科)研究得出結論:感染 Omicron BA.5.2 變異株的廣州地區患兒癥狀較輕,病毒清除時間短,即使 0-1 歲的兒童中易發生高熱,但發熱持續時間較短,這提示兒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Omicron BA.5.2 變異株后,應積極應對,不必引起過度恐慌。據了解,在 2023 年 4 月 26 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于海生團隊(傳染病研究所)和朱煒春團隊(兒科)合作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雜志上發表題為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children with the Omicron BA.5.2 subvariant in Guangzhou"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全面回顧分析了 2022 年 10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定點收治醫院)住院的 683 例(0-18 歲)感染 Omicron BA.5.2 變異株患者的臨床資料,按年齡分為 0-3 歲(265 例),4-6 歲(134 例),7-14 歲(212 例)和 15-18 歲(72 例)四組。這四組患者的疫苗接種率分別為 3%(0-3 歲),84.33% (4-6 歲),95.28%(7-14 歲)和 93.06%(15-18 歲)。
該研究首先分析了各年齡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在 683 例患者中,21.66% 為無癥狀,77.75% 為輕型,只有 4 例為普通型(0.59%),無重癥患者;其中 0-3 歲的患者中 17.74% 為無癥狀,82.26% 為輕型,無普通型和重癥;4-6 歲的患者中 25.37% 為無癥狀,74.63% 為輕型;7-14 歲的患者中 21.23% 為無癥狀,77.83% 為輕型。常見的臨床癥狀主要為發熱(63.74%),咳嗽(64.49%)和咳痰(34.21%)。0-3 歲兒童主要為發熱,0-1 歲的平均發熱峰值可達到 39 ℃。但幸運的是,發熱持續時間較短。隨后該研究分析了各組病毒核酸載量的動態變化。在四個年齡組中,與高年齡組(7-14 歲和 15-18 歲)相比較,低年齡組(0-3 歲和 4-6 歲)病毒清除速率較快。
因此,專家認為,新型冠狀病毒 Omicron BA.5.2 變異株感染患兒癥狀較輕,病毒清除時間短,即使 0-1 歲的兒童中易發生高熱,但發熱持續時間較短。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 · 羊城派
責編 | 甘卓然
校對 | 彭繼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