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淄博到觀音山有多遠?

2023-05-16 15:54:04來源:紅網

□劉遠舉


(資料圖)

淄博燒烤火熱之后,錦州燒烤的宣誓在網上流傳,一時間,似乎燒烤成為城市轉型的新熱點。

很多人瞧不上淄博燒烤,是因為他們認為,城市發展一定要依靠工業、高科技。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淄博城鎮常住人口才351萬人,即便只是吸引周邊地區的人口,就足以使燒烤經濟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城市發展依靠單一餐飲品類,單純依靠餐飲業,即便成功,經驗也不具備普遍性,但是,依靠文旅,依靠第三產業,是可能的。

2022年中國城市旅游收入,北京以6225億元排名第一,重慶以5739億元排名第二,上海以5375億元排名第三。但是,應該看到的是,重慶的旅游稟賦本來就很強,而且是一個自發形成的過程,是城市發展與地形的結合的產物。

但是,淄博的情況則不一樣。一方面,燒烤是一種很容易復制的美食,淄博的旅游資源,算不上多么出彩。所以,要想靠著單一的餐飲品類發展城市經濟,的確很難。更重要的是,淄博燒烤,很大程度上,不是自發生長出來的,而是政府行動的結果。當地政府策劃了一整套行動,推波助瀾。比如,舉辦燒烤節;發放燒烤消費券;安排相應的公交線路、“周末燒烤專列”“燒烤志愿者”。

我們還看得到一些更強力的干預現象。五一節期間,有游客預訂了淄博一晚1341元的酒店,后被電話通知到店只用付735元,原因是當地政府限價。酒店回應,因淄博燒烤熱,客流量增大,政府為防止酒店房價過分上調,進行了價格控制和優化。

淄博政府這么做,以現在的結果來看,效果還不錯。但權力主導的一個很大問題就是具有某種程度上的不穩定性。實際上,在中國輿論中,流傳著關門打狗的說法,就是一些地區,先拿著誘人的優惠去引誘外地商人前去投資,然后,待到經營成功后,就各種吃卡拿要,不從就各種刁難。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人民網、央視、檢察日報等很多媒體都報道了,令人感慨。20世紀九十年代后期,東莞市樟木頭鎮石新村委自籌資金興建觀音山森林公園。由于當時旅游環境不好,加之村委會經營不善,資金緊張,公園成了“爛尾工程”。后來幾經周折,找到了東莞當地企業家黃淦波,雙方簽訂了聯合開發合同,期限為50年。所以,本質上,東莞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一個民營企業。在黃的經營下,景區經過多年的艱苦發展,蒸蒸日上,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有“南天圣地、百粵秘境”之稱,吸引著各地游客。

然而,世間很多事就是這樣,共患難易,共富貴難。早在2010年,石新居委會就要求提前解除50年的開發合同,收回土地、建筑物、觀光旅游設施及經營權,但提出的補償又與觀音山公司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雙方一直僵持。2014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認定《開發合同》有效且應繼續履行。

合同雖然繼續履行,但亂象就出現了,現在公園有80%的區域得自己發電,導致很多安全隱患,央視《談事說理》欄目也曾播出專題“擱淺的公園”,報道觀音山公園的供電問題。除了供電,還有人在公園亂砍濫伐、違規建造私宅、墳墓;修建工程,高壓線橫穿整個景區。雖然廣東省林業局受理了公園方的函,啟動核查程序,但都一直未能解決。

更重要的是,由于相關部門不配合,目前公園的總體規劃已到期,有些項目需要重新規劃,但由于種種原因,修編工作停滯了5年,而修編工作又是生存與發展的前提。

拿觀音山景區當下的經營困境做例子,是因為經營景區,比大多數民營企業的周期都長,涉及的范圍都廣,牽涉的事項都多,需要用類似經營地區的理念去做。這和淄博作為一個地區的經營有相似之處,都需要很高的政策穩定性。

一個地方品牌的形成需要十年、二十年,這期間地方官員會調整,受輕視服務業,重視工業、高科技的觀念影響,到時候會不會覺得燒烤不夠高級而放棄?即便淄博燒烤品牌真的成功了,肯定會申請商標、全國連鎖、加盟等等,必然是政府主導。但我們知道,經營餐飲這類高度競爭、靈活多變的行業,政府做不好。更何況,這種政策的延續性能保證10年、20年嗎?

淄博燒烤,歸根到底,是尊重市場,尊重無數燒烤經營者的努力,尊重消費者的需求。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大到經營景區這樣的規模,小到一個小小的燒烤攤,都是企業家努力的結果。良好的營商環境,不僅包括開辦企業、辦理手續、公平執法,最重要的是穩定的預期。只有在穩定的預期下,淄博才能走出一個好開頭,觀音山景區才能走出一個好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