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報總編輯杜英姿對話安徽省蕪湖市委副書記、市長寧波 環球快報

2023-06-20 07:01:43來源:中國城市報

在奇瑞新能源汽車車間,員工正在進行安裝。

蕪湖城市風貌。


【資料圖】

1953年,我國第一座汽車廠奠基,中國汽車工業正式起步。70年風風雨雨,我國汽車工業從零起步,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車市場。

1997年3月18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汽車”)在安徽省蕪湖市城北的一片荒灘上,打下了建廠的第一根樁,自此邁出了蕪湖發展汽車工業的第一步。2年9個月后,第一輛奇瑞轎車“風云”下線,蕪湖人圓了汽車夢。奇瑞的發展便與蕪湖的城市發展實現雙向奔赴。

如今,蕪湖市將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作為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力圖抓住轉型升級機遇,與汽車產業轉型同頻共振,并將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日前,中國城市報總編輯杜英姿對話蕪湖市委副書記、市長寧波,了解奇瑞汽車與蕪湖城市發展的故事,探討智能汽車與智慧城市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

杜英姿:以奇瑞汽車為汽車產業鏈龍頭,經過20多年的積淀,蕪湖打造了怎樣的汽車產業集群優勢?

寧波:近年來,蕪湖市全力推動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轉型升級,把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作為首位產業,首位推進發展,形成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發展的產業發展生態,產業集群化發展成效明顯。2022年全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產值超2000億元,增長30%,占全省的40%;汽車產量111.1萬輛,增長36.5%,占全省的63.6%;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21.5萬輛,增長125.8%,占全省的40%。今年1—4月,全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增加值增長19.6%,汽車產量達27.6萬輛,占全省比重達55%。

全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已集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71家,包括奇瑞集團、中集瑞江、酷哇機器人等整車企業,弗迪電池、威迪斯電機、杰諾瑞電控等“三電”企業,明基材料、滄州明珠等材料企業,長飛半導體、賽騰微電子、瑞迪微電子等汽車電子企業和好用、辛巴科技等運營推廣企業,形成“整車—電池—電機—電控”“關鍵系統—整車—服務—應用”的全產業鏈布局。

目前,安徽省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落戶蕪湖,建成國家級創新平臺4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平臺95個,以電動化、智能化、生態化為核心,推動平臺化、標準化開發,關鍵零部件和整車集成應用技術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梯隊。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主題基金也落戶蕪湖。

杜英姿:蕪湖市政府將以怎樣的戰略規劃,繼續實現地方經濟與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互相支撐、雙向賦能?

寧波:依托奇瑞的龍頭引領大力發展的首位產業,蕪湖市已占據安徽省汽車產業版圖的半壁江山。根據今年5月底“投資安徽行”大會上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建設方案,安徽省將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產業集群,而蕪湖要肩負起打造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乘用車、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基地的重要任務。我們將推動更多政策、資源向首位產業聚焦、傾斜,在落實省級政策基礎上,結合蕪湖實際,出臺《蕪湖市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全方位支持提升首位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對產業鏈、產業生態的主導力、控制力,在全球市場占據更大份額,提升國際影響力。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鍛長產業長板、激發產業生態基礎優勢,全面規劃布局“整車+核心零部件+汽車后市場”,全面加強理念創新、模式創新、機制創新、政策創新,建立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制造、智能網聯系統、科技創新、后市場服務、新基建、金融等“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生態”汽車產業發展格局,打造世界級的產業新經濟生態,力爭到2027年全市汽車產業產值突破5000億元,挺起安徽世界級汽車產業版圖的半壁江山。

杜英姿:充分調動政府、產業、企業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優質汽車產業項目,是擺在政府、產業、企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之間應該形成怎樣的良性互動?

寧波:什么是有為政府?我認為有為政府的作用更多體現在頂層設計和政策引導上,善于運用市場的邏輯、用資本的力量、用平臺的思維和生態理念,通過產業賦能、創新賦能、金融賦能、政策賦能、智慧賦能、人才賦能、場景賦能以及服務賦能等八條路徑,打造優良的創新創業生態,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賦能。

什么是有效市場?我認為在有效市場中,企業能切實感受到自己是市場經濟的主角,而不是配角,企業間充分競爭、優勢互補、以大帶小、形成合力,牽引產業鏈飛速躍升。

為此,我們加快轉變職能,不斷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構建絕對便利、相對便宜、持續開放、普遍公平、全面安全的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性。

杜英姿: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為進一步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蕪湖市有哪些規劃部署?接下來,將采取哪些重要舉措推動蕪湖高質量發展?

寧波:近年來,蕪湖市委、市政府按照“數字中國”發展新戰略和“數字安徽”發展規劃要求,圍繞加快推進“數字蕪湖”建設,先后印發了《蕪湖市“十四五”數字蕪湖建設規劃(2021-2025年)》等文件,不斷健全智慧城市管理體制機制,推進物聯感知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城市大腦生態體系,賦能城市安全高效運行。

作為安徽省經濟第二大市和省委、省政府明確支持建設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蕪湖市擁有國家戰略的地位、長三角的區位和中部地區的價位三大優勢,未來五年將是我們沖擊全國50強、構筑發展新優勢的關鍵戰略機遇期,我們通過在發展目標上對標全國前50強城市,發展模式上對標長三角先發地區,力爭到2027年實現“聚焦高質量、沖刺八千億、建成副中心”的戰略目標。我們正努力擺脫三線城市的自我定位,在產業層級、融通層級、公共服務層級、人才層級、創新層級不斷取得新突破,提升城市層級,讓新老市民在蕪湖實現事業增值、財富增值、智力增值、健康增值、情感增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打造持續增值型城市。

在產業層級上,我們聚焦十大新興產業25個具有優勢的細分領域,通過精準招商、精準政策供給、精準要素配置,推動更多優勢產業邁進國家級集群。

在融通層級上,我們加快建設交通大樞紐、打通信息大動脈、構建開放大平臺,打造全國重要的戰略鏈接和中心節點。通過加快“東數西算”蕪湖數據中心集群建設,今年力爭在建機架規模突破10萬個,努力成為全國信息高速公路樞紐、真正的一級節點和中心城市。

在服務層級上,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高品質、高水平要求貫穿到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全過程,做到產、城、人、文融合發展,不斷提高醫療、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務品質,建設區域教育中心、醫療中心和文化強市。

在人才層級上,我們堅持把聚人才增人口作為推動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放大“紫云英人才計劃”品牌效應,優化人才驛站功能,持續實施“3113”人才招引計劃,今年力爭引進大學生就業8萬—10萬名。

在創新層級上,我們緊扣“產業+科創”,把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作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加大對重點產業鏈上初創企業的支持,激發龍頭企業投資創新團隊的動力,轉被動孵化為主動孵化,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快建設主題鮮明、專業運營、服務完善的十大創新園。(圖片由蕪湖市委宣傳部提供)

■中國城市報記者:胡安華

最新資訊

股票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