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凱度消費者指數與貝恩公司連續第九年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一)》,這份名為《疫情下的“新常態”》的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總體勢頭良好,增速達5.5%,比前兩年穩中有升。2020年一季度,消費者受疫情沖擊縮減開支,快速消費品銷售同比下滑達到了創紀錄的6.7%。
在四大消費品領域,2019年,包裝食品和飲料的銷售額分別增長1.9%和2.9%,而個人護理用品與家庭護理用品的增速則分別達到11.8%和9.4%,延續了上一年的“雙速增長”現象。
2019年電商繼續高歌猛進,增速高達35.2%,而大賣場和雜貨店渠道則節節敗退,分別下跌了3.4%和7.2%。便利性是促進零售線上化的一大推手。線上線下融合的零售新業態占到了快速消費品總體銷售額的4.3%。2020年一季度,線下銷售受新冠疫情影響同比下跌13%,同期線上渠道卻逆勢增長19%。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使得2019年萌現的‘追求性價比’趨勢步伐加快,線上化趨勢也有所提速。”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消費品和零售業務資深領導以及本報告的聯合作者布魯諾表示,“消費者由于疫情隔離在家,別無選擇只能依賴網購,即使線下門店開張,很多人還將繼續選擇網購。”
“在2020年下半年及未來一段時間,品牌商和零售商的增長將更加來之不易。”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本次報告的聯合作者虞堅表示,“復蘇之路將取決于各品類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程度和未來消費行為的變化情況。由此,企業必須實時跟蹤消費行為變化情況,并據此制定‘新常態’下的增長戰略。”
具體而言,報告認為,快消品復蘇之路主要分為四種類型。第一類是在疫情期間猛增并在恢復期持續增長,其中包括個人清潔用品和醬油。即使疫情緩解,該類型仍會因消費者的健康和宅家需求保持強勁勢頭;第二類是在疫情期間大幅增長,但之后將趨于穩定,其中包括消費者在疫情期間大量囤貨的冷凍食品、瓶裝水和家庭清潔用品等;第三類呈現V型復蘇曲線,其中包括啤酒、護膚品和寵物食品。該類產品在疫情期間猛烈下跌,但疫情后消費者購買需求重現,得以快速恢復;第四類是非必需品類在遭遇下滑后以L/U型曲線緩慢恢復,其中包括化妝品和糖果這樣的沖動消費型品類。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消費品及零售業務資深領導以及本次報告的聯合作者鄧旻表示:“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品牌商需要升級改造和自我革新。只有密切跟蹤和重新評估后疫情時代的市場、行業環境和消費行為模式,才能優化和建立符合消費者訴求及合理定價的產品組合。”
報告也建議,接下來,品牌商應梳理產品創新計劃,加速推出后疫情時代的新產品,同時布局高端和平價細分。此外,品牌商還應遵循“4D”法則,即專為中國消費者設計(Design for China),實現中國團隊自主決策(Decide in China),以中國速度執行(Deliver at China speed),推動中國業務數字化(Digitize the China Business)。發力致勝渠道,重視線上、O2O和直播,不斷積累消費者信任,根植本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