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托產品接力爆雷,如何化解兌付危機?

2020-07-03 14:19:35來源: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

繼安信信托爆雷后,四川信托產品逾期引發的維權也持續發酵。

6月以來,數百位投資者和四川信托、四川地方金融局、四川銀保監局進行了多輪協商溝通會,雙方仍未就兌付問題達成一致。

6月17日,一位信托行業資深人士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受疫情和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實體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由此引發的信托產品逾期和兌付問題會逐步暴露,信托行業分化會越來越嚴重。”

“黑色六月”:多個信托產品逾期

6月15日晚間,杭鍋股份對外公告稱,2019年12月4日,杭鍋股份購買了由四川信托管理發行的“天府聚鑫3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之信托產品,金額為5000萬元,期限為6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為7.6%。2020年6月11日,四川信托兌付上述信托產品1000萬元的本息,剩余4000萬元本息未能如期兌付。多個四川信托產品出現逾期一事持續發酵,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據報道,6月以來,四川信托旗下包括申富129號、錦江69號第一期、申鑫74號等到期的多個信托產品出現逾期。6月12日,部分投資者前往四川信托總部就投資產品兌付方情況尋求解決方案。

在6月12日這次小范圍溝通會上,四川信托監事會主席孔維文向投資者釋放出來的信號如“驚天大雷”:四川信托資金池業務目前遇到流動性問題,“目前出現的缺口在30億~40億”,目前正在考慮處置資產和引進戰投。

6月15日,數百名投資者前往四川信托總部,向四川信托高管、四川省銀保監局以及四川省金融監管局相關領導反映情況。

四川信托、監管機構與投資者的多輪溝通,似乎并未能安撫投資者的情緒。

6月17日,10余位投資者代表和四川信托、四川省銀保監局以及四川省金融監管局進行了第二輪協商溝通會。

在6月17日的溝通會上,四川信托總裁劉景峰表示:“由于受國內外宏觀經濟下行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四川信托TOT項下項目無法及時償還信托融資,加上4月底TOT項目被全面叫停,導致出現流動性問題。”

TOT(TRUST OF TRUST,又稱“信托中的信托”) 是一種專門投資信托產品的信托,通常操作方式是在信托平臺成立一個母信托,再由母信托通過已成立的陽光私募信托計劃進行投資配置,形成一個母信托控制多個子信托的信托組合品。

在多次風險排查過程中,四川省銀保監局對四川信托依法采取了相關的監管措施、監管談話、責令整改和內部問責,暫停部分業務,限制股東分紅,采取行政處罰等,目前正在積極推動風險處置以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TOT項目總規模252.57億元

2018年以來,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實體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同時在資管新規等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共同作用下,金融去杠桿進程加快,“限制非標投資、禁止資金池模式”已成為整個資管行業明確的監管要求。

信托資金池業務是指運作模式具有滾動募集、混合運作、分離定價等特征的業務。

6月17日,一信托行業產品研發總監稱,TOT是一種專門投資信托產品的信托。而在實際運作中,存在變成資金池的隱患。

從目前TOT項目規模來看,四川信托自2020年5月29日第一筆延期項目出現后,到2020年底,這期間涉及到期產品規模為129.9億元,有大部分可能會延期;2021年內到期的TOT產品規模是103.45億元;2022年內到期的TOT產品規模是19.22億元。總計存續規模為252.57億元。

四川信托于2010年11月28日正式開業。目前,注冊資本35億元,持股10%以上(含 10%)的股東分別為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與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同為劉滄龍。

6月17日,一位信托行業資深人士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類似安信信托、四川信托等公司,他們業務模式比較激進,加之這兩年經濟下行,底層資產暴露的風險也就越來越多。四川信托的資金池業務規模做得太大,里面隱藏了很多不良資產,如果沒有新的流動性進入循環,資金池業務自然轉不動。”

如何化解兌付危機?

自安信信托逾期爆雷以來,公司陷入流動性危機。信托公司產品逾期帶來的兌付危機處置方式成為各界關注的重點。

目前,安信信托方面稱,公司與上海電氣(集團)等企業及相關重組方協商重組方案。重組方有意在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下對本公司實施重組。

據媒體報道,安信信托重組方還包括上海農商行、上海國盛等機構。

6月17日,上述信托行業產品研發總監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安信信托逾期問題應該會得到解決,一方面信托牌照是稀缺的資源;另一方面安信信托是上市公司,自帶殼資源價值,這樣的資產在市場上還是有人愿意接手的。但四川信托僅單一信托牌照資源,利用市場手段處理起來還是有難度。”

6月17日,在與投資者溝通會上,為解決相關產品的兌付問題,四川信托董事長牟躍公布了3項處置方案:出售川信大廈房產;轉讓宏信證券股權工作計劃;增資擴股及引入戰略投資者工作計劃。

上述信托行業資深人士向記者坦言:“3個月全部兌付清理完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TOT資金池業務中配了很多非標產品,這類資產很難變現,且中間可能隱藏了不良帶來的資金缺口,這個處理起來很難。”

最新資訊

股票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