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原標題:【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
全力推動我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甘肅日報評論員
縣域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單元,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全省強縣域行動推進會暨園區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年強縣域目標任務,各地要對標先進加快追趕、緊盯目標加壓奮進,以超常之舉加力打造現代產業集群,推動縣域經濟和園區發展整體躍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縣域經濟取得長足發展,經濟總量持續增加,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但同時也要看到,縣域發展比較滯后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群眾收入偏低、產業支撐不足、發展條件落后、思想認識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甘肅能否在激烈的區際競爭中破局突圍,關鍵取決于縣域經濟能否破局突圍。各縣市區要準確把握形勢、錨定努力方向,千方百計培育經濟增量、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質量。工業主導型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優先型要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文旅賦能型要全面提升文旅產業綜合實力,城市服務型要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一體的城區經濟,生態功能型要進一步釋放生態資源的市場價值,以強縣域行動助推全省高質量發展。
強縣域,根本在于強產業。要打破慣性思維、路徑依賴、固有格局,無中生有、有中生優、優中生強,努力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格局。工業要全面發力,打造主導產業,抓好延鏈補鏈,培育工業企業,加快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培育形成產業集群。農業要擴量增效,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方向,突出調結構、強龍頭、促融合、樹品牌,著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著力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著力強化科技支撐能力,著力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加快農業全鏈條升級。服務業要做精做優,在建體系、優結構、拓功能、提品質上下功夫,提升生產性、生活性、流通性服務業水平和文化旅游業發展水平,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群眾生活。
園區是產業發展的“主戰場”。近年來,我省開發區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但是,短板也比較突出:實力普遍較弱、產業層次偏低、科技創新不足。要認清現狀、正視差距,堅持開發區工業主導的方向,緊扣功能定位布局產業鏈,立足特色優勢延伸產業鏈,促進產業協同發展、資源高效利用,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和發展水平。要精準定位,開發區聚焦打造工業產業集群,農業園區聚焦發展現代農業,物流園區聚焦培育現代物流業;要提速建設,以規劃為引領,以提升產業承載力為根本,兼顧當前和長遠、規劃和效益、建設和運營,推動園區又好又快發展;要加快改革,為園區添活力,為園區增動能,為園區放權限,為園區優布局。
縣域是城鄉融合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切入點。要統籌城鄉、加力融合發展,緊盯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兩大任務,基礎設施一體建設、公共服務一體提升、生態環境一體改善、基層社會一體治理,推動城鄉一體邁向現代化。要扎實推進交通設施建設、推進城市更新、推進鄉村建設;持續改善縣域公共服務,做到優質、均衡、普惠;加強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城鄉綠化,協同推進城鄉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深入推進黨建引領、數字治理、主動創穩、安全生產。
縣域強則全省強,縣域興則全省興。各縣域要激發“展翅騰飛”“一馬當先”的豪情壯志,形成“比翼齊飛”“萬馬奔騰”的生動景象,充分凝聚我省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合力,奮力譜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時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