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中繼什么意思?
簡單來說,下跌中繼的意思就是:股票在下跌通道的時候,出現了橫盤整理的形態,但由于空方的力量沒有完全釋放,所以橫盤一段時間后,股價又繼續下跌。
下跌中繼是經典的看空信號,對于下跌中繼的股票,如果投資者能及早判斷,就能及時抽身減少損失,那么如何判斷股票下跌中繼呢?
首先:根據K線圖形判斷,當股價處于下降通道的時候,并沒有在底部橫盤,此時就要小心后市可能會下跌中繼,所以不要輕易抄底,此時很容易抄底在半山腰。
其次:在下跌途中橫盤,均線會顯得雜亂無章;成交量是相對溫和,當股價遇到重要的壓力位時就會下跌。
最后:股價橫盤的后期股價可能會大跌,讓投資者來不及反應,所以下降通道橫盤后大跌一定要及時抽身,不要留存幻想。
下跌中繼與底端有什么差別?
【1】下跌中繼股票波動幅度大。當股票處在下跌中繼時,股價K線振幅一般都比較大,主要是因為短時間內場外的買盤與買盤激烈交火造成的,此時許多短線客也參與其中試圖博弈個股的反彈,所以當個股處于下跌中繼時股價的波動會比較大。而當個股處于底部區域時,由于空方力竭,此時的賣盤相對較少,而場外熱衷于在個股底部橫盤時就買進額投資者也較少,所以此時股價的波動幅度就比較小。
【2】底部區域技術指標顯示超賣。技術指標超售是判定股票處在下跌中繼亦或者是底端更為有效區別方法。假如技術指標如KDJ指標發生超售(KDJ指標的J值小于20甚至接近負數都為超賣),那么基本上可以斷定個股已經處在底部區域。如果個股的J值仍處在20--40之間甚至更高,那么股價后續仍將下跌,為下跌中繼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