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固定收益信托產品?
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選擇固定收益類信托產品。
(1)信托公司:首先考察信托公司的綜合實力。我國目前有62家信托公司,每家公司的管理水平、風險控制能力、盈利能力、管理資金規模等等都是不相同的。
(2)投資行業:行業景氣度高的行業更具投資價值。
(3)擔保人:要看擔保人背景、擔保人凈資產及構成、擔保人與融資方關系、擔保人承擔的責任等。
(4)融資方實力:了解融資方的財務狀況、成長前景及行業、公司背景。
(5)收入來源:要了解預期收入的可靠性,即項目成功的可行性。
(6)產品期限:信托產品一般在購買后到融資方支付本息之間投資者的資金是不可贖回的,所以投資者要看好產品期限,以便安排未來現金流。另外,部分產品存在著提前結束或是延期的情況,也請投資者在簽定合同之前注意有無這類附加條款。
(7)抵(質)押率:抵(質)押率指的是需要融資的資金比上抵(質)押物的價值。抵(質)押率越低說明項目風險越小、項目越安全。同時也要看抵(質)押物的變現性。
(8)預期年化收益率:其他條件相同時,預期年化收益率當然是越高越好。
信托公司的風險控制手段有哪些?
一、抵押或質押
也就是融資方(項目方)將其動產或不動產(房產、股權等)抵押或質押給信托公司。若融資方無法按期支付信托產品的本金及收益,信托公司可以拍賣抵押或質押物,從而以保障投資人的利益。
二、擔保
對于沒有抵押(或質押)或者抵押率比較高的,信托公司往往會要求融資方對信托財產提供相應的擔保。比如,擔保公司擔保、第三方擔保(融資方的母公司或關聯公司)、公司法人無限連帶擔保等。因此,投資人選擇信托產品時,也要看看擔保人是誰。
三、對信托收益分層設計
將信托收益權進行分層配置,購買優先級的投資者享有優先收益權,購買次級和劣后級的投資者給予劣后收益權。在固定收益類信托理財產品中,劣后級投資一般由融資方投資。信托期滿后,投資收益在優先保證優先級受益人本金、預期收益及相關費用后的余額全部歸劣后級受益人;若出現投資風險,也先由劣后級投資者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