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統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被稱為“吃”骨頭的血液病。近年來,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手段飛速進步,小分子靶向藥物、單特異性抗體及雙特異性抗體、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細胞療法等的出現,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作為一種治療極具挑戰的疾病,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上,臨床依然存在著巨大的未被滿足的需求。除跨國企業外,傳奇生物、馴鹿生物、科濟藥業、西比曼生物、石藥集團、恒瑞醫藥、正大天晴等眾多國內藥企也在加大布局。
(資料圖片)
多發性骨髓瘤市場規模超320億元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以骨髓中積聚漿細胞為特征的惡性腫瘤,可導致骨質破壞和骨髓衰竭。我國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率約為2-3/10萬人,多數患者年齡大于40歲。2022年進博會上發布的中國首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生存質量調查報告》預調研結果顯示,近50%的患者表示當前治療無法滿足其對整體治療效果和生存獲益方面的要求,并對新治療方式報以巨大期待:47%期待新藥副作用小,55%期待其延長生存。
米內網數據顯示,按美國癌癥中心最新發布的多發性骨髓瘤新藥療法藥品統計,2022年全球多發性骨髓瘤治療藥市場規模已超過320億元。
面對規模巨大的市場及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國內外藥企爭相布局研發多發性骨髓瘤新藥。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顯示,我國獲批上市的多發性骨髓瘤藥物共有28款,包括達雷妥尤單抗、泊馬度胺、塞利尼索、來那度胺、地舒單抗、硼替佐米、卡非佐米等;正在國內申報上市的4款,分別為武漢海特生物的重組變構人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馴鹿生物的伊基侖賽、科濟藥業的澤沃基奧侖賽、傳奇生物的西達基奧侖賽;還有12款藥物處于Ⅲ期臨床試驗,13款處于Ⅱ期臨床、23款處于Ⅰ期臨床(包括國產及進口藥物)。
2020年至2022年,美國食藥監局(FDA)也有5款多發性骨髓瘤創新藥獲批上市,分別為賽諾菲的CD38靶向抗體Sarclisa(伊沙妥昔單抗)、葛蘭素史克的靶向BCMA(B細胞成熟抗原)抗體偶聯藥物Blenrep、百時美施貴寶/藍鳥生物靶向BCMA的CAR-T細胞療法Abecma、傳奇生物的Carvykti(西達基奧侖賽)、強生的雙特異性抗體Tecvayli。
其中,賽諾菲的伊沙妥昔單抗為全新一代的CD38單抗藥物,是繼強生達雷妥尤單抗之后全球第2款獲FDA批準的CD38抗體藥物,正在我國開展伊沙妥昔單抗用于多發性骨髓瘤的三期臨床試驗。今年2月,依托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港澳藥械通”政策,伊沙妥昔單抗獲批先行引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
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顯示,在CD38抗體藥物的多發性骨髓瘤適應癥開發上,國內進展最快的是天境生物的菲澤妥單抗,已進行到Ⅲ期臨床階段。康諾亞生物的CM313也已經進入Ⅱ期臨床試驗階段;杭州尙健生物的SG301、康緣藥業、艾森藥業的CD38單抗均處于Ⅰ期臨床;武漢友芝友生物制藥的靶向CD38/CD3雙特異性抗體進入Ⅰ期臨床。
多家本土企業布局BCMA熱門靶點
BCMA是多發性骨髓瘤新藥研發的熱門靶點。在上述5款獲FDA批準的創新藥中,除伊沙妥昔單抗外,其余4款均涉及BCMA靶點。
其中,葛蘭素史克的Blenrep于2020年8月獲FDA加速批準上市,作為單藥療法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4種療法(包括抗CD38單克隆抗體、蛋白酶體抑制劑和免疫調節劑)的復發性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成人患者,這是全球首個BCMA靶向療法。2022年11月,葛蘭素史克宣布,由于DREAMM-3三期驗證性試驗的結果沒有達到FDA加速批準法規的要求,根據FDA要求,已啟動撤銷該藥美國上市許可程序。
百時美施貴寶/藍鳥生物的CAR-T細胞療法Abecma則是全球首款獲批上市的靶向BCMA的CAR-T細胞療法,于2021年3月在美國獲批上市。強生的雙特異性抗體Tecvayli于2022年10月獲批上市,是全球首款BCMA/CD3雙特異性抗體。傳奇生物的西達基奧侖賽則是靶向BCMA的CAR-T細胞療法,是全球第2款靶向BCMA的CAR-T細胞療法,也是首個中國自主研發在海外獲批上市的細胞療法,已在美國、歐盟獲批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在BCMA靶點的多發性骨髓瘤適應癥開發上,國內藥企主要在研發靶向BCMA的CAR-T細胞療法及雙特異性抗體藥物。
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顯示,在國外獲批上市的西達基奧侖賽已在國內提交多發性骨髓瘤適應癥的上市申請,于2022年12月獲受理。除此之外,科濟藥業的澤沃基奧侖賽、馴鹿生物的伊基侖賽也已在國內提交上市申請,均為靶向BCMA的CAR-T細胞療法。
另有普瑞金(深圳)、恒瑞達生生物、西比曼生物的三款靶向BCMA的CAR-T細胞療法,以及康諾亞生物、岸邁生物的兩款BCMA/CD3雙特異性抗體進入Ⅱ期臨床試驗。重慶智翔金泰生物制藥、新時代藥業的兩款靶向BCMA/CD3雙特異性抗體、重慶精準生物的靶向BCMA/CD7的CAR-T細胞療法進入Ⅰ期臨床試驗。
亙喜生物靶向BCMA/CD19的CAR-T細胞療法、藥明巨諾靶向BCMA的CAR-T細胞療法在國內也已經獲批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試驗。
在其他類型的多發性骨髓瘤新藥研發上,諾誠健華、寧波圣健生物、亞盛藥業、盛世泰科生物、成都先導、正大天晴、石藥集團、百濟神州、恒瑞醫藥等超20家國內藥企也在布局研發,在研藥物處于不同臨床研發階段。
(文章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