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刺客再上熱搜,高價是新消費品牌的唯一出路嗎?

2022-07-06 17:40:33來源:財訊界

“雪蓮文學”火了,伴隨著互聯網式的調侃與跟風,創造出了一個只有鐘薛高受傷的世界。

7月6日,以鐘薛高為首的雪糕刺客們,又登上了國內另一輿論陣地——微博的熱搜,這次的輿論導向更加負面,對價格的調侃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對產品質量的聲討,甚至出現了火燒雪糕這樣的反智實驗。

image.png

雖然鐘薛高官方在第一時間發布聲明,表示鐘薛高雪糕因固形物含量較高,并不會完全化成水狀,但以流量恰飯的網絡博主們似乎并沒有手下留情的打算,一邊挖掘著這家成立剛滿四年的糕界新貴的過往黑料,一邊試圖在產品配料中找尋新的槽點。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鐘薛高這一憑借互聯網快速崛起的新消費品牌,最終也迎來了流量的反噬與制裁,冥冥之中,似乎始終暗藏著一股神秘力量。

那么,雪糕刺客到底是什么,鐘薛高又做錯了什么呢?

想象一下這樣的畫面,太陽當空熱浪襲人,出門才三分鐘的你轉身逃進了一家便利店,一邊享受著絲絲涼氣,一邊琢磨著來根雪糕也給嘴巴降降溫,挑了半天拿了一根看似平平無奇的鐘薛高輕牛乳,一掃碼才發現竟然要14元,尷尬付款后你的心里冰冰的,后悔還不如來個盒飯,這波血虧,急火攻心下嘴上還起個泡,于是渾身更加燥熱了。

這就是雪糕刺客的故事,它把用戶消費預期之外的商品擺上了架,并在你無奈付款之后在心里生根發芽,告訴你這次教訓有多慘痛,吃了啞巴虧還有苦說不出。

講得更為直白點,鐘薛高從產品邏輯上看并沒有錯,使用價格相對高昂的原材料提升產品品質,并對雪糕進行包裝和形狀上的二次設計,為產品賦予社交屬性與品牌價值,這符合當下消費升級的大環境,潮男潮女們對此也并不反感,甚至會像此前追求新式茶飲一般,打卡、嘗鮮、曬出自己的消費體驗。

鐘薛高錯的是它的運營思路,把一個本應小眾化的輕奢產品,鋪到了滿大街定位平價的便利店之中,不僅擠壓了平價雪糕們的生存空間,也讓消費者在無形中喪失了夏日的清涼選擇權。

價高并不是錯,但是如果市場上只存在人們消費不起的高價產品,那你就會被消費者放在顯微鏡下反復研究,甚至被釘上用戶心目中的恥辱柱。

有意思的是,這次被輿論反噬的只有鐘薛高等新消費品牌,而作為老牌輕奢冰淇淋代表,哈根達斯則被網友們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image.png

有網友的評論一針見血,這是因為哈根達斯基本都是專店售賣,所針對的消費群體非常明確,并不會在無意中榨干打工人的錢包,更不會擠壓其他中低端雪糕品牌的生存空間。

所以,鐘薛高事件的問題核心其實是壟斷渠道和不明碼標價,但如果把問題掰開揉碎,我們還能看見在這場紛爭中,消費者、便利店、鐘薛高三種身份代表背后的不同考量與選擇,還有新消費品牌目前普遍面臨的困境。

從消費者的立場上而言,可能需要更加豐富的產品選擇來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味道、價格、品牌都有可能成為消費過程中所要考量的因素,因此產品的豐富度便更加重要。

而從便利店的立場上來看,城區租金高昂,消費者需求固定,產品毛利的增加意味著收入的直接增長,在賣一箱雪蓮賺的不如一根鐘薛高的前提下,薄利多銷的市場法則似乎并不符合便利店的利益需求,于是在有限的冰柜中,中低端雪糕便漸漸失去了一席之地。

最后,從新消費品牌的立場上來考慮,物美價廉自然符合多數消費者的需求,但面對一個較為飽和的市場環境,想要生存與突圍便只有打好差異化,要么向下進行慘烈的價格廝殺,要么向上去占領少數人的高端市場,在渠道被傳統品牌所壟斷的前提下,與便利店結成攻守同盟,似乎也更符合其商業價值。

不然怎么做呢?滿大街的綠色心情,難道出一根紅色心情,就能直接占領市場了?

從成立至今,鐘薛高似乎始終都離不開爭議二字,不過爭議越多,反過來也越能體現一個產品的價值,畢竟這代表著品牌已經火爆出圈,在互聯網主流群體中建立了認知。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618大促中,鐘薛高連續第三年蟬聯天貓冰品類目第一,在京東和抖音等主流渠道,鐘薛高的類目銷售額同樣排在首位,不管網友們愿不愿意承認,鐘薛高等新消費品牌在國內主流消費群體中已占有一席之地。

不過在這些新消費品牌大行其道的當下,我們似乎也能洞見一些存在已久的問題,多數新消費品牌無非是通過原料、包裝、服務、體驗四個方面進行升級,以獲得小眾客群的支持,但這些升級往往也伴隨著價格的成倍增長。

例如新式茶飲,十年前的奶茶就是植脂末、速溶茶、外加淀粉球,原料并不包括鮮奶與真茶,跟別提新鮮水果、椰汁乳酪了,而隨著消費升級的如火如荼,一杯奶茶變得越來越重,產品成分也開始五花八門,同步升級的還有消費環境,一律向星巴克靠攏,這些新式茶飲雖然以價格提升了用戶的消費體驗,卻并未建立強大的行業壁壘。

喜茶奈雪一點點,茶顏蜜雪益禾堂,在燒錢鋪店打響品牌之后,如何避免同質化,在接下來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是所有新消費品牌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因為不具備傳統行業的渠道優勢,一旦落敗就意味著煙消云散,甚至留不下一絲痕跡。

當然了,在眾多新消費品牌中,也并非沒有值得學習的對象,例如知名私域電商平臺順聯動力所孵化的大健康品牌朵杞,在健康果飲這個細分品類獨辟蹊徑,并借助順聯動力的平臺社群資源優勢,構建起極為強大的品牌護城河,幾乎不會受到外來競品的任何影響。

相關數據顯示,朵杞的首款產品膠原蛋白肽果飲,在順聯動力平臺上線一年便賣出了約1360萬瓶,而在上線的第二個年頭,其累計銷量更是突破3000萬瓶,持續復購用戶占比高達70.28%。

image.png

順聯動力也在根據用戶反饋,不斷調整優化朵杞的品牌定位并推出更多新產品,以適應平臺用戶不斷變化中的消費需求。

從鐘薛高被嘲諷謾罵,到順聯動力朵杞的成功,我們不難發現,只有貫徹“把對的商品賣給對的人”,減少對非目標客群的產品營銷并降低品牌的輿論成本,新消費品牌才有可能在出圈的道路上越走越順。

而在用戶群體尚屬小眾的階段,壟斷渠道顯然是不討喜的做法,作為價格并不低廉的雪糕品牌,鐘薛高如果能采取城市領導農村的打法,先占領線上高端客群,再逐步進行中低端產品研發和線下滲透,貌似結果會更好一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為你推薦

最新資訊

股票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