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有幾個節氣
夏天一共要經歷6個節氣
1、立夏——太陽位于黃經45度,5月5-7日交節:立夏是指夏季開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時間實際上并不一致。按氣候學上以五天平均氣溫高于22℃為夏季的標準。
2、小滿——太陽位于黃經60度,5月20-22日交節:小滿是指麥類等夏熟作物灌漿乳熟,籽粒開始飽滿。四川盆地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思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
3、芒種——太陽位于黃經75度,6月5-7日交節:芒種是表征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時至芒種,四川盆地麥收季節已經過去,中稻、紅苕移栽接近尾聲。
4、夏至——太陽位于黃經90度,6月21-22日交節: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四川各地從日出到日沒大多為十四小時左右。夏至這雖然白晝最長,太陽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熱的的時候。
5、小暑——太陽位于黃經105度,7月6-8日交節:小暑前后,盆地西部進入暴雨最多季節,常年7、8兩月的暴雨日數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為3天左右。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發,甚至引起泥石流。
6、大暑——太陽位于黃經120度,7月22-24日交節:大暑節氣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盆地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大暑前后氣溫高本是氣候正常的表現。
夏天幾月最熱?
夏天最熱的月份是從6月21日(夏至)開始一直持續到9月23日(秋分),而其中最熱的時候莫過于三伏天和秋老虎了。
三伏天是指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段日子,可分為一伏、二伏和三伏,三伏中最熱的又是二伏。一般一伏為10天,二伏為10天或20天,三伏為10天。
秋老虎指三伏天后35℃以上的天氣,一般發生在8月至9月之間。
夏天炎熱,氣溫又高,很容易使人中暑。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曬、避暑工作,盡量少出門,以防止曬傷或中暑。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大約在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夏至以后,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
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少于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于地面散發的熱量,溫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夏至的"三伏"。
而論最熱的節氣的話,大暑節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期間之所以炎熱至極,是因為自入夏以來,地面上白天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多于夜間散放的熱量,熱量不斷積累,到大暑期間,所積累的熱量達到了頂峰,所以大暑最為炎熱。頭伏、二伏,橫跨大暑,為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三伏時雖已立秋,但天氣仍然炎熱,因而又有“秋老虎”之稱。因一伏、二伏、三伏天都很熱,故稱“熱在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