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供應量的公式是什么?
貨幣供應量的公式:M=B×K。基礎貨幣包括中央銀行發行的貨幣和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一般用B表示。貨幣乘數等于存款準備金率與貨幣結構比率之和的倒數,一般用K表示。
狹義貨幣供應量的作用是什么?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的宏觀調控作用日益明顯。作為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中國人民銀行,其貨幣政策的最終目的是保持人民幣幣值的穩定,這一轉變意味著,中央銀行分析和推斷經濟、金融運行趨勢,調整及實施貨幣政策的分析指標體系將發生明顯轉變。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人民銀行的宏觀調控要從總量調控與結構調整并重轉向以總量操縱為主。所謂操縱總量,就是要操縱整個銀行系統的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必須與經濟增長相適應,以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進展。因此,分析某一階段各個層次的貨幣供應量是否合理,必須與當時的經濟增長幅度相聯系,與貨幣流通速度相聯系。通常來講,衡量貨幣供應是否均衡的主要標志是物價水平的基本穩定。物價總指數變動較大,則說明貨幣供求不均衡,反之則說明供求正常。
從這個意義上講,貨幣供應量亦是一個與一般百姓有關聯的經濟指數,它的多與少、量與度,影響國民經濟的運行速度,決定手中貨幣的幣值。